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以安塞区为例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v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协调生态建设与粮食供求、经济增长的平衡关系,在受环境条件制约地区极具应用和推广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其在1999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空间格局特征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对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综合提升与优化配置,以期为陕北地区类似县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根据实际调研和已有研究资料汇总,对研究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景观构成和配置模式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按照流域内农林景观要素配置比例和农林产业特征,将安塞区流域尺度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分为“耕地+苗圃模式”、“果园+X模式”、“棚栽+园艺模式”、“林草+畜牧模式”、高效循环模式5种。(2)通过遥感和Arc GIS,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林复合系统其生存环境在1999—2018年的演变特征发现:1999年至2018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469.78km~2,降幅58.46%;林地面积增幅48.81%;草地面积增加170.85km~2,增幅11%;湿地面积增加1.19km~2,增幅12.86%;建设用地增加8.86km~2,增幅219.30%;未利用地增加1.11km~2,增幅55.22%。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减少后,更要优化耕地斑块的质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保障现存耕地斑块生态安全。同时加强对各项土地利用的管控,使安塞区的经济、产业、人口的发展与增长在整体环境可承载范围内。(3)在1999-2018年,林地斑块一直处于优势景观地位,其次是耕地、草地。耕地的斑块密度值(ED)降幅明显,表明景观优势度下降;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却有明显提升,表明景观优势度上升。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耕地的优势度在整个安塞区的景观中下降明显,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变小;耕地、林地、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居于前三,说明这三类土地景观在安塞地区整体状态稳定,内部生态系统较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抗干扰能力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的逐渐增加也表明了景观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不易受外界干扰。整体景观的蔓延度指数(CONTAG)值上升表明整体景观的聚集度上升,说明景观中的优势斑块连接性上升,景观中出现了大斑块,各类景观趋向于融合发展。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下降,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增强,由于景观类型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景观面积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异质性稍有减弱。(4)自1999年国家施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地方施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引起了区域的产业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等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其背后受着政策、自然资源禀赋、人为驱动等多重因素驱动。有退耕还林、政府系列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中央文件的出台、“三变改革”等政策推动,有坡度、坡向的自然禀赋驱动;有农村居民收入、农户生存现状、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意愿和选择等人为驱动;这些驱动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的演变。(5)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理念,从产业优化、生态建设、人才助力、组织提升、文化铸魂等角度对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提出建议措施进行整体系统全方位的优化提升。
其他文献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增长举世瞩目,但同时有批评声音认为全球化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现象。本文利用CHIP和CHNS数据,从实证角度探究了全球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代际收入流动性为刻画收入不平等的度量指标,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法得出了一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水平及变化趋势的评论。估计结果显示中国的代际收入弹性约为0.2,即父代收入增加10%,子代收入增加2%。这一结果低于美国和英国。加入世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成熟的信用社会支撑完善的市场经济,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中最关键、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部分。有效、准确、便利的进行企业信用评价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问题。传统企业信用评价是以财务数据为核心的小数据征信,实际中由于上市公司以外的企业财务报表大多未经过第三方机构的审计,财务数据质量失真问题普遍存在。大数据技术可以解决信用数据信息质量问题,同时基于大数据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比起采用复杂的评价
重大工程的投资建设一直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具有工程红利,在我国以及全球的重大工程将持续高速建设的背景下,重大工程决策、工程红利测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亟需重视重大工程的工程红利,并找到具有可操作的、科学的、准确的量化方法,以确定重大工程红利在建设、运营、未来运营等各阶段以及沿线、周边城市的表现。因此,本文从预测性、空间性、动态性的角度出发研究单项重大工程的工程红利,根据有无对比的核
在国家与社会关系日益调整的大背景下,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社会公众领域的重要支撑。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为了更加独立、理性地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评价,第三方评估组织应运而生。从当前国内关于第三方评估的研究和实践状况来看,第三方评估在规范社会组织运作、提高组织能力、优化政府购买机制等多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第三方评估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往往注重硬指标,要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城市竞争力,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必须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档案资源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记录者,其文化功能正日益突显,因此,将档案信息服务融入城市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必要之事。各城市在档案工作中应积极促进档案信息服务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使两者协同发展。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探析石家庄市档案工作中档案信息
对外汉语教材的本土化是指根据学习者所在地的社会文化、教育体制、学习者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的过程。印尼曾编写并出版过不少本土化汉语教材,但这些本土教材存在诸多问题,如生词严重超纲、存在知识性错误等。这些问题导致外来教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土教材,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中国北京华文学院编写的《汉语》。根据本人在印尼使用《汉语》的教学体验,该教材缺乏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的本土内容,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本文选取以
理解今天中国传统乡村的变化,我们可以以一个流动的物作为研究视角。萨克斯本身作为在世界贸易体系网络中流动的商品,将中国天津一个生产萨克斯的村庄——四党口村,卷入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和市场之中,同时也将各类观念和文化流转进村庄之内。通过追踪萨克斯在四党口村的“扎根”过程,我们得以见证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一个村庄社会生活的变迁。通过梳理“萨克斯村”的由来,笔者发现萨克斯的到来与萨克斯制造业的发展重组了四党口
混合现实是一种将计算机生成的数字信息与现实中的物理世界结合起来的技术,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全息影像观感体验,而同时,这种观感体验是视觉直观性的直接表现。本文在艺术与技术结合的基础上,主要从混合现实的视觉直观性角度切入,力图分析研究其技术的革新历程及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尝试将该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科学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在教育领域探索新的应用模式及策略对教育的创造性
王念孫的《讀書雜志》寫成於清代樸學大興時期,代表了乾嘉學派當時最高學術成就水平。其中《讀〈文選〉雜志》全文115條,收入《讀書雜志》餘編,所占篇幅雖小,然亦極具校勘、訓詁的學術價值。清代《文選》校勘學研究方法多樣,成果豐碩。《讀〈文選〉雜志》對於《文選》之校勘,旁征博引,精於音韻、文字訓詁,是為清代以“小學”校勘《文選》的代表性研究著作。其校勘成果亦多為當時及後世學者所征引。本文從《讀〈文選〉雜志
互联网经济使得技术更新速率明显加快,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持核心技术能力、追求更高的市场份额,企业必须在所属领域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仅仅依靠自身研发已不再适用,企业必须同时向外部创新路径寻求帮助,以获得更高效的技术升级方式。诸多研究表明通过技术并购这种获取外部技术的方式,并购企业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取目标企业的核心技术,还可以实现市场的迅速扩张。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技术并购作为外部创新的来源。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