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组成复杂,油及悬浮物含量高,稳定性强;污水中残余的聚丙烯酰胺(HPAM)更增加了处理难度。本研究从含聚污水的组成分析入手,找出了导致油水乳状液稳定的乳化活性组分及亚组分,并将乳化活性亚组分的组成及性质与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关联;考察了水相组成包括HPAM分子量及含量、pH值、盐含量等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采用分级萃取的方法对孤岛采油厂聚合物驱采油污水中的油分进行了富集,得到两个不同极性的组分;然后用溶剂沉淀及抽提的方法将两个组分分成六个亚组分。分析了各亚组分的组成及结构,并测定其苯-庚烷溶液/水的界面张力;研究了各亚组分的乳化性能及亚组分组成、结构、性质与其乳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分离结果表明:分级萃取法能有效地富集污水中的油分,且用溶剂沉淀和抽提的方法能方便、快速地进行亚组分的分离。从组分、亚组分的结构以及乳化性能可以看出:亚组分SF41及SF42杂原子含量高,H/C低,极性较大,在低浓度下界面活性较强,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亚组分SF31及SF1羧酸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其苯-庚烷溶液/水界面张力较低,乳化能力较强,是孤二联污水稳定性强的主要贡献者;而杂原子、氧原子含量较低,相对极性较小的亚组分SF2,乳化能力较弱;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乳化能力较弱的亚组分SF2对乳化能力较强的亚组分SF41、SF31及SF42的乳化能力有一定的抑制性。污水自然沉降时间延长,强乳化活性亚组分SF31、SF1及SF42的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而SF32、SF41及SF2的含量相对降低。另外,对污水中的HPAM进行了富集、纯化和结构鉴定(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水解度测定、分子量测定)。考察了水相的HPAM含量、盐含量、pH值等外在因素对污水中油的乳化活性亚组分所形成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由HPAM富集纯化实验结果可以看出:HPAM的富集率可达97.6%,纯化品的元素分析结果及IR谱图与工业品的吻合较好。从水相组成对活性亚组分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研究可以看出:造成乳状液稳定的主要外在原因是HPAM含量高,水相的pH值合适。当HPAM含量超过200mg·L-1,pH值≥7时,乳状液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