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通过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采用电针二白穴、承山、足三里止痛,与已知具有明确疗效的洛芬待因片为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疗效评价手段,为痔术后疼痛患者探索出一条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止痛途径。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在基础治疗之上,治疗组予以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刺入二白、承山、足三里穴位并得气,连接电针治疗仪后取频率2 HZ/100 HZ疏密波,强度以患者有针感,局部皮肤肌肉轻度跳动或收缩,刚好可以耐受为度,持续刺激30分钟,对照组予以洛芬待因片口服,首次2片,6小时后续服1片。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h、3h、6h、12h、24h止痛效果,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同时记录创面水肿、尿潴留、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h及12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h、6h、24h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的创面水肿、尿潴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治疗后24h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4)在疗效观察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明显不适。结论:电针二白、承山、足三里穴治疗痔术后肛门疼痛有显著疗效,诸穴合用,共奏调气和血、疏经通络、止痛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且因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特点,在痔术后疼痛方便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