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自1983年国务院发出通知转变中国人民银行职能,使其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我国银行业改革也历经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发生了几个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将原来的国有银行进行专业性分工,形成专业银行;其次是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允许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再次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实施“三步走”,使得原来的国有五大行成功上市。在这期间形成了包含多类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日渐面向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如何,不同银行盈利能力如何差异,影响盈利能力的因素有哪些?这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大型商业银行和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两大阵营,占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地位,要探究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及对盈利能力的比较可以从对这两类商业银行的分析入手。本文收集整理了以中行、建行、工行、农行、交行为代表的大型商业银行和以中信、光大、华夏、平安、招商、浦发、兴业、民生为代表的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9-2012年的年度数据,对两类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两大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一是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比较两类银行关键指标上的差异;另一是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两类银行盈利能力综合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面,本文从收入水平、成本情况、资产质量和总体实力四个方面选取了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率、员工薪酬回报率、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费用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9个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对比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在净利润、利息净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费用率、资产负债率上的表现都要好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息收入增长率、非利息收入增长率、不良贷款率上的表现好于大型商业银行。从描述性指标来看,大型商业银行目前依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个绝对主力,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力量正在崛起,逐渐瓦解大型商业银行的霸主地位。在因子分析方面,本文从收入增加、成本降低和风险管控三个方面选取了净资产收益率(加权)、资产净利率、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员工薪酬回报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费用率、资产减值损失率、权益乘数、贷存比、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14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到了5个公共因子分别是代表利息收益因子:经营效率因子、收入结构因子、资产收益因子、贷存比因子。分析出净息差、净利息收益率、员工薪酬回报率、营业费用率、非利息收入占比、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及贷存比7个影响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对盈利能力综合得分进行计算,得出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要高于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盈利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小,和描述性统计分析中的结论相互印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的建议: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强主动负债和定价管理,努力拓展低成本核心存款,提高贷款定价等方面提高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建立以提升管理效能为目标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措施,提升员工薪酬回报率;完善渠道和机制建设,推进集约化经营来降低经营费用;不断完善综合化经营格局,形成集团协同效应,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来改善收入结构,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提高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建设,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度制定贷存比,寻找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