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退行性的关节疾病,其病程过长、缠绵难愈,且病情呈渐进性地发展。本病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中老年人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地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运动功能,使其生活质量降低,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国内外目前尚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或方法。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医骨伤科的传统特色疗法之一。本研究基于“筋为骨用”理论,探讨“舒筋”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舒筋”手法治疗组)、对照组(微波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行“舒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器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1周)后及2个疗程(2周)后,对两组各项样本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研究结果:(1)治疗前,对纳入本研究的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膝关节肿胀、疼痛(VA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对比,两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1个疗程(1W),组内对比:治疗组对比于治疗前,病情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比于治疗前,病情亦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对比,两组病情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个疗程(2W),组内对比:比于治疗1W后,治疗组在各项评分(肿胀、疼痛及Lysholm评分)上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疼痛及Lysholm评分方面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方面无明显好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两组对比,治疗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在膝关节肿胀、疼痛及Lysholm评分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舒筋”手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舒筋”手法相比于其他物理疗法,在改善膝关节的肿胀、疼痛及膝关节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但可能需要多个疗程才能体现,其成本低,患者耐受度好,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