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徽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优势种群分析及其防治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hong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Curvularia leaf spot of maize)是世界普遍发生的玉米叶部病害。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的重要叶部病害之一。由于其病原菌种类较多,而且我国报道的主要致病菌新月弯孢的孢子形态和致病性变异较大,给生产实践和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扰。本文对河南、安徽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优势种群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并采用5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试验,以期获得防治该病害的有效药剂,更好地控制该病害。主要结果如下:  1、从河南和安徽两省采集的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叶上分离得到2种形态不同的弯孢属菌株,将其分别命名为典型弯孢和“长椭圆形”弯孢,其中典型弯孢7株,分离比率为4.7%;“长椭圆形”弯孢142株,分离比率为95.3%。典型弯孢多数孢子具有第三个细胞膨大、弯曲成新月状的典型特征;而“长椭圆形”弯孢多数孢子在第三个细胞较大,但并不弯曲成新月状,而是呈梭形,两端渐狭,褐色,具3个隔膜,两端细胞颜色浅,16.3~33.0×3.0~11.7 μm,脐点平截,分生孢子梗单生或丛生于培养基上,褐色,不分枝,有隔膜,顶端色浅,产孢区合轴式延伸,产孢痕明显,长可达150μm,宽2.0~5.0 μm。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2种弯孢属菌株均与新月弯孢100%同源。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这2种菌株均为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致病性测定试验表明,“长椭圆形”新月弯孢的致病力普遍比典型新月弯孢强,且同种弯孢菌的不同菌株之间致病性存在差异。  2、明确了2种新月弯孢菌株生物学特性。典型新月弯孢和“长椭圆形”新月弯孢菌丝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为10~40℃,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最适碳源均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均为有机氮(甘氨酸和脯氨酸);最适pH值范围分别为7.0~10.0和7.0~8.0;全光照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全黑暗条件下有利于产孢。同种弯孢菌的不同菌株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  3、筛选获得了有效的防治弯孢霉的化学药剂。5种常用杀菌剂对2种新月弯孢的室内毒力测定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对2种新月弯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对2种新月弯孢菌丝生长均无明显抑制效果。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2种药剂对典型新月弯孢的EC50值小于“长椭圆形”新月弯孢的EC50值。对“长椭圆形”新月弯孢的田间防效试验显示,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吡唑醚菌酯,防效分别为50.88%和35.79%。  本研究明确了河南、安徽省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病原菌优势种群,并对优势种群的代表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两种新月弯孢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长椭圆形”新月弯孢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该菌更喜高温,致病性更强;5种测试药剂中甲基硫菌灵的防治效果最好,持效期较长,是防治该病害的有效药剂。
其他文献
摘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关键词:作文 提高 兴趣 水平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言简意赅地向人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所产生的除云以外的各种物理现象,天气现象的出现,反映着大气的不同运动的物理变化过程,是天气变化的体现,对航空飞行有重要的意义的天气现象会严重威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世界性检疫害虫,自1979年传入我国后猖獗危害,给我国的农林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得到对美国白蛾高毒力Bt菌株,本实验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忽视文化教学等问题,从语言、文化、教学的关系出发,通过自身在第一线教学工作的实践,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并提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初中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 初中英语 语言 文化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人类之间的信息与情感,帮助人们进行交际。而语言与文化又是密不可分的。因
摘 要:雷电灾害的出现会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气设备的应用逐渐增多,雷击发生概率增加。虽然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不可预防,但通过科学防范措施的应用能够降低雷击带来的影响,使损失减少。防雷检测工作效果良好,能够使检测水平得到提升,为人们生活工作安全提供保障。但其检测工作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检测准确性,不利于安全性的提高。本文针对气象防雷工作进行分析,探讨其问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