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广州市组建了跳水专业队,先后培养了杨景辉、邓伶、劳洁贞、夏煜桦、潘兆伟、冯丽华、黄敬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跳水运动员。多年来,广州市跳水项目在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等方面摸索与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为跳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省内、国内及国际的跳水比赛中获得了丰硕成果,使跳水成为了广州市优势竞技项目之一。然而,近年来,广州市跳水项目的发展不尽人意。那么,在系统总结以往广州市跳水项目制胜因素的基础上,再找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将为广州市跳水项目的长期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 1.广州市跳水项目在省运会、城运会、全国三大赛和国际三大赛中具有辉煌的竞技地位,其竞技优势明显。其制胜因素体现在:选材上,建立了科学选材体系,构建了三级选材网络,积极做好项目转型工作。训练上,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做好对外交流工作;开展专业化训练早,场馆器材与训练时间得到有力保障;狠抓基本功训练,重视后备人才培养。竞赛上,组队参加全国赛,提高了教练员、运动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并建立了本市的跳水竞赛系统,促进了跳水事业的蓬勃发展。管理上,以培养世界冠军为目标,形成为市争光的凝聚力;实行“三集中”管理,体教结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训矛盾。 2.近年来,由于广州市跳水项目的制胜因素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落实与加强,反而出现了训练网点萎缩、三线人数比例失调、后备力量不足、教练员资源减少、运动员学训矛盾加深、激励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广州市跳水项目竞技水平的下降。 3.在落实与加强以往制胜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增加基层训练网点,改善基层训练场馆器材设施;策划好各年龄层次运动员的衔接,完善后备人才与教练员梯队建设;完善激励机制,处理好省运会、城运会成绩与向上输送的关系;同时,拓宽经费的来源渠道;重视裁判员队伍培养;大力宣传我市的跳水运动;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解决运动员的升学与出路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广州市跳水项目的优势竞技地位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