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文化考释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i55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和魂,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种生活,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彝族在中国文化民族识别中具有典型性,而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符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庆典活动,其中,赛马活动是彝族火把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活动元素。通过全面的搜集、整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地田野考察发现,关于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文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存在着文化同质化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田野考察法、访谈法、口述史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借用李亦园的文化分层理论和程志理的身体认知论,作为支撑理论,以“历时记忆”“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文化考释。最后,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表明:1.以“起源与衍生”“传承与嬗变”“转换与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历时记忆考释。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最早的历史记载为东汉时期,从1979年开始由官方统一组织开展;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习俗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运用文化分层理论对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的嬗变进行阐释;火把节赛马活动在彝族地区旅游产业中的转换与生成,促进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凉山彝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2.以“相马习俗”“养马习俗”“驯马习俗”“赛马习俗”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器物文化考释,挖掘、梳理和提炼了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习俗。3.以赛马“活动目的”“比赛类型”“比赛规则”“奖励制度”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制度文化考释。赛马活动的目的是搭建凉山彝族各家支间的交流平台;赛马比赛类型(鞭西和都西)是凉山彝族方言区民族性格的体现;赛马比赛规则是对社会规则的浓缩、模拟和演绎;赛马奖励制度是增强彝族家支凝聚力的表现形式。4.以“宗教信仰”“教育理念”“荣辱观念”“审美观念”“文化认同”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进行精神文化考释,挖掘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所折射出的民族文化特质。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沉淀了彝族人民多元崇拜文化的宗教信仰;体现了彝族人民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凸显了彝族人民把荣誉视如生命的荣辱观;展现了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着装的审美观;凝结了对彝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表达了彝族人民对过去生活的眷念,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5.以“宣传渠道”“保护意识”“传承人”“身体认知传承”“转换生成”为主线,对凉山彝族火把节赛马活动未来发展态势提出思考与展望。拓宽多元赛马文化宣传渠道;培育彝族赛马文化保护意识;发掘传承人的载体介质作用;促进彝族赛马身体认知传承;凸显旅游中赛马的文化特质。
其他文献
国际篮联为了提升篮球运动的国际影响力,对竞赛赛制进行改革,并于2017年开始实施。其中将大洋洲与亚洲区合并,组成“亚大地区”一同进行预选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同亚洲球队进行比赛,这对中国队形成了冲击,打破了亚洲篮坛格局。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简称“男篮世界杯”)在中国举办,是篮球顶级赛事之一。同时本次男篮世界杯引进了新的赛制,在全新赛制下,提高了自身的关注度和比赛的观赏性,刺激篮球市场经济
在四川金强队建队十周年之际,四川队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回馈,但结果并不理想。通过发现球队与球员自身特点,找到专属于四川队的攻防优势来提升实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四川金强队2019-2020赛季46场常规赛的攻防技术与战术进行了分析,了解四川金强队攻防特点和球员的技术特点,找到四川金强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队多以阵地进攻为主,少
男篮世界杯在中国的举行意味着:我们将能看到世界上最顶级的篮球赛事出现在中国大地上,也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强大。在世界经济体第二的中国,篮球受欢迎程度在所有体育运动项目中当高居第一位,但篮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道路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而中国便是最大的主战场。通过对前四名在小组赛中的12场比赛和淘汰赛中的8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从时间段、分差、赛程性质以及区域上对对抗性犯规次数进行研究,并
中外创世神话中的洪水神话有着较大差异,西方奉行"神定胜天"以维护一神论,中国则更推崇"人定胜天",并通过叙述神话将此种精神代代相承,有着独到的文化意义。南方洪水神话在多方面大同小异,既有早期婚制演变的痕迹,又维护了民族文化认同感。隋唐之后大运河"漕运"兴盛,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文化交流,而接受了"人定胜天"运河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更是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性,增添运河精神的文化底蕴,大运河作为洪水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贯彻实施,高校在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中被期冀承担起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对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新的更全面的认识,成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中国特色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中体现出重要意义。高校科研组织工作要主动筹划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强高精尖技术攻关、产出创新性成果、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以及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而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是
校园足球已成为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教育部等六部门倡导发挥足球“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足球育人的功能。但是,在足球比赛中各种投机取巧,暴力事件常有发生。为了更好的对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赛场失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概括出大学生足球运动员赛场失范行为以及赛场失范原因的具体维度,分析当前四川省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赛场失范行为及赛场失范原因整体现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训练年限、不
自闭症家庭已成为特殊教育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二孩潮”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家庭选择生育二孩,在此类家庭中成长的普通二孩会受到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重视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二孩更好的成长,但鲜少有研究关注自闭症家庭对普通二孩的教养方式。本研究从教养理念、教养氛围、教养角色、教养互动四个维度解读七个自闭症家庭对普通二孩的教养方式,以访谈法为主,文本分析法为辅收集原始资料,采用从开放编码到核心编码的
随班就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实践模式。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是随班就读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是否适应良好是融合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学校适应,有助于特殊学生收获同伴友谊、发展认知能力,甚至促进其成年之后的情绪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关注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学校适应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实施及视障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都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
近年来,多动症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该类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是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带来的不专注行为使自身发展、教师教学及班级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随班就读环境下提升其课堂专注行为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通过自我管理策略的教学提升多动症儿童的课堂专注行为,以探讨其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本研究以2名4年级的多动症儿童作为干预被试,采用单一被试实验法中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来检验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