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磁共振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的缺血半暗带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7.0T)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大鼠急性脑梗塞缺血半暗带研究中的价值。   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大鼠急性脑梗塞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对照组,栓塞0.5h、1.5h、3h、6h、24h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行头颅MRI扫描:PWI、DWI、T1WI、T2WI及MRA.后处理获得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形态图,并分别计算rCBV、rCBF、rMTT相对值。测量DWI异常信号区相对体积(rVD)及PWI异常灌注区相对体积(rVP)。将结果与四氮唑红(TTC)染色和病理对比。   结果:假手术组各序列扫描、TTC染色及病理均未见异常。各栓塞组栓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CBV、rCBF明显降低,rMTT明显延长,梗死核心严重,梗死边缘较轻。各栓塞组栓塞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于DWI和PWI均可见异常信号区;DWI异常信号区体积随栓塞时间延长而增大,PWI异常信号区体积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栓塞6h前PWI异常信号区大于DWI异常信号区(p<0.05),6h以后PWI、DWI梗死体积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3h以后DWI梗死体积与24hTTC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灌注和弥散加权成像动态显示急性脑梗塞缺血半暗带的时间、空间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特点,为早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早发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对
天疱疮是一组以天疱疮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虽然很低,但呈上升趋势。好发于30-50岁中年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临床上主要分为四型: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但四型之间可相互转化。此外,还有疱疹样天疱疮、IgA天疱疮、药物诱发的天疱疮、副肿瘤性天疱疮、流行性性天疱疮(又名巴西天疱疮)等亚型。该组疾病的共同特征有:临床表现为疱壁薄、松弛易破的水疱或大疱形成;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