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机并车系统仿真及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船舶的需要,各种联合动力装置应运而生,其中柴—柴联合动力装置(CODAD)应用最为广泛。柴—柴联合动力装置不仅能够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为适应多工况的运行,也提供了多种运行模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这种动力装置形式不仅能满足舰船的需要,而且在各种民用工程船上也得到广泛的使用。显然,CODAD的这些特性,使得它对主机的控制系统和船、机、桨的最佳匹配要求非常高。如果船舶在实际工作时,参与并车的两台主机之间的负荷分配不均或是船舶的实际航行状态与设计工况不相符合,船-机-桨之间的配合远离最佳匹配,这些都必然会影响到船舶运营的经济性。由此可见,既要使主机在并车时负荷能够均匀分配和解列时负荷平稳转移,又要使螺旋桨和主机的合理匹配充分利用主机的功率,在运转工况范围内使主机功率不超过允许的范围,实现船、机、桨的最佳匹配,获得高效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可靠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鉴于上述问题,运用仿真技术建立多机并车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对从事多机并车系统的设计工作者具有指导或参考价值,同时对轮机管理工作者进行正确的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多机并车系统的建模、并车控制方法以及机桨控制模式。首先,根据柴—柴联合动力装置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船桨子系统、柴油机子系统和负荷控制子系统、螺距控制子系统、海况干扰系统等数学模型。并且,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构建了整个多机并车系统的并车和解列控制模型。然后,利用SIMULINK软件模块,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最后,使用本文所建立的多机并车系统模型,对某海洋石油平台工作船进行仿真研究,并将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定速控制模式下,主机瞬间负荷变化较大,对提高主机的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不利,但在该控制模式下,主机输出端的转速恒定,这样就为使用轴带发电机提供了条件;在组合控制模式下,主机瞬间负荷变化较小,这样可以提高主机的效率和延长主机寿命,降低营运成本。
其他文献
在现代船舶制造业中,船体的振动测试、信号处理及分析是船舶能否正常运行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微型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的发展,虚拟仪器正逐渐成为测试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与传统测试仪器相比,虚拟仪器的开发更为方便,功能更加强大,携带安装更加便捷,而且成本更加低廉,采用虚拟仪器实现振动测试、分析以及评估也成为振动测试领域的发展趋势。因此,本课题通过对船舶及舱室甲板结构振动特点的理论分析,并结合ISO6954(2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内容多,施工专业性强,需要加强施工管理,保证各施工细节落实到位,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奠定基础.本文从基础施工、杆塔施工、架线施工、附件安
温度是确定物质状态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它的测量与控制在国防、军事、科学实验及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温测量在航天、材料、能源、冶金等领域中占有极重要地位。而在导弹的瞬时爆炸过程中,温度则是标志着导弹性能的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标志之一,所以研制爆炸火焰温度场测量装置,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工作就是利用多光谱测温法对导弹爆炸时的温度场进行测量。多光谱测温法是在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各制造型企业均在寻求新的突破,通过引进新技术、转变生产方式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最少的生产资源,实现最优质的服务,进
在阵列信号处理中,目标信号源模型往往以点源为主,而实际的目标信号却一般有着比点源更加复杂的空间分布特征,例如目标信号通过信道传输时发生的局部散射、接触障碍物而产生
随着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芯片计算能力不断提高、多核并行运算的实现、数据存储力的扩展、数值算法的日臻完善,计算流体力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与理论和实
潜器的耐压环肋圆柱壳在建造、安装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使得壳体产生几何缺陷,而缺陷会使得耐压环肋圆柱壳的承载能力降低。另外在潜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碰撞、触礁等意外事故
01 乡村夏晚rn流水湾湾石径斜,疏疏翠竹隐人家.rn晚归浣女踏歌去,和曲声声莲下蛙.rn评:格律娴熟,文字也较畅,只是意象过于陈旧,少了情趣.“石径斜”太现成,宜稍加变化;用“疏
期刊
气垫船模拟器是培训气垫船驾驶员有效的手段之一,教练员系统作为气垫船模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模拟训练过程的输入控制和输出显示功能,是气垫船模拟器系统先进程度的重要
临场感技术是人机交互的核心,它通过传感器取得远处从机械手与环境的各种信息,包括视觉、力觉、触觉、运动觉信息,并反馈到本地操作者处,由相应装置将这些信息再现给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