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调控对马铃薯块茎大小分布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播种穴数及单穴主茎数,研究不同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块茎大小分布和养分积累的影响,为寻找合适的密度及密度调控方式,改善其群体结构,合理利用田间养分,满足不同生产目的需求、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效益提供有效途径。通过两年的小区试验,主要结论如下:早熟品种‘尤金’随播种穴数和主茎数增加株高增加,茎粗减小,主茎数对株高和茎粗的影响比播种穴数的影响更显著。6万穴/hm2-1主茎/穴(6-1)处理株高最小(54.4 cm),茎粗最大(12.5 mm);12万穴/hm2-3主茎/穴
其他文献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隶属玄参科地黄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萜类化合物是地黄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而环烯醚萜苷是重要的单萜类化合物,是地黄药用的主要成分之一。DXR、GPPS、G10H、10HGO是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合成上游途径的四个关键酶,本研究以地黄85-5和金九为实验材料,研究地黄总环烯醚萜苷的积累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了品种、产地、
学位
农田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界面水分转化过程的定量研究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难点。根系吸水是SPAC水分和养分传输的关键纽带,定量识别根系吸水来源对优化农田灌溉施肥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量化了冬小麦的主要根系吸水深度和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对根系吸水的贡献比例,分析了根系吸水来源与土壤水分分布变化的相互关系。两季土壤含水率剖面中,表层0-30cm的土壤水的波动较大,其他各层的含水率基本按照水平
学位
水稻(Oryzasativa L.)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全世界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水稻隶属于禾本科(Poaceae)稻亚科(Oryzoideae)稻族(Oryzeae)。自被驯化以来,栽培水稻解决了人类食物稳定供应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在亚洲地区,栽培水稻为该地区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栽培水稻驯化的过程中,谷粒落粒性(seed shattering)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驯化性状
学位
盐渍土又被称为盐碱土,是所有盐化土壤、碱化土壤和盐土、碱土的总称。土壤中过多的盐分会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离子胁迫和次生胁迫三种主要的伤害,抑制能量的产生以及促使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以及生理功能,甚至致使植物死亡。栽培大豆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但盐渍环境下产量明显下降。野大豆是栽培大豆的近缘野生种,与栽培大豆相比具有高蛋白、高产量及较强的盐耐受性的特点。在本实验中,我们以野大豆(G
学位
本研究以普通型野大豆和耐盐型野大豆为实验材料,采用沙土培养的方式,比较研究了中、碱性盐胁迫下两种生态型野大豆幼苗叶片中代谢物的变化。实验通过分析普通型野大豆和耐盐型野大豆响应中、碱性盐胁迫的代谢图谱来揭示野大豆的耐盐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两种盐胁迫的处理下,耐盐型野大豆幼苗的生长所受到的胁迫抑制明显小于普通型野大豆。差异代谢物的图谱分析显示,两种盐胁迫处理下,普通型野大豆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和脂肪酸
学位
土壤的盐碱化,目前已成为全球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盐碱化土地面积约9.5亿公顷,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业及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吉林省西部位于苏打盐碱地分布区——松嫩平原的西南部,近些年人们为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开垦草原、没有节制地破坏环境,进而导致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盐碱土地面积日益扩张,因此,通过改良和利用盐碱地来维护经济效益产出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紫花苜蓿作为一种比较耐
学位
人参属(Panax L.)为五加科(Arali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子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和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s L.)是人参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个物种。目前对近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已广泛地应用于群体遗传学、分子育种和保护遗传学中。本文基于单拷贝核基因序列,研究了人参和西洋参的遗传差异。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
学位
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制约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非生物因素。大量文献证明中性盐胁迫和碱性盐胁迫是不同类型的胁迫,对植物有不同的胁迫效应。与中性盐胁迫相比,碱性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作用更为严重,具有更大的生态破坏力。因此,大家日益关注碱性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植物应对碱性盐胁迫的适应机制。藜麦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的古老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且对各种极端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藜麦的抗盐性机制已经被广泛研究
学位
羊草(Leymus chinensis)是中国东北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上的优势种,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耐牧及耐盐碱能力,放牧或刈割是羊草主要的利用方式。补偿生长是植物面对动物采食或刈割干扰后的一种积极的响应方式,目前已有学者从形态补偿、密度补偿、光补偿等角度对植物的补偿生长机制进行了探讨,但刈割后植物资源的分配策略也是影响补偿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限制性营养因子,在植物的正常
学位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一种优质豆科牧草,具有产草量高、抗逆性强、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推动草牧业的发展,对东北冷凉地区更明确要求扩大“粮改饲”规模,提高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的种植面积,苜蓿种植在饲草产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推广苜蓿种植不仅可以促进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满足畜牧业发展对优质蛋白饲草的需求,同时更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