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农村中的精英群体,在城市中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的源泉,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使得部分农民工在城市务工过程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部分人认为,城市治安状况恶化根源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而实情却是在市民违法犯罪的基础上,外加了农民工犯罪,才使得城市治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学者们在分析城市中流动人口、城市中外来人口、城市中农民工三者犯罪时提出的观点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其视为是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带来的结果。这样,就使得人们容易将此三者犯罪等同起来,其实并非如此。城市中农民工犯罪原因可归结为农民工迫于生计、法制观念淡薄、非法维权、缺乏正确的致富观念,受到不法分子教唆、不良环境影响、城市“匿名”效应的负面影响、对农民工的歧视等几个方面。农民工犯罪并不具有比市民强的“先天优势”、侵财性、暴力性特点,其犯罪具有相对明显的高发期、流窜性特点,其团伙犯罪组成成员具有地缘性和亲缘性特点,在人口结构上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素质较低。在城市中农民工犯罪互动中,市民和农民工互有侵害。在侵财性犯罪中市民比农民工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农民工之间的暴力性犯罪比例高于市民对于农民工的,更远高于农民工对市民的暴力性犯罪比例。农民工也是其犯罪的主要受害者。城市中农民工犯罪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具体可考虑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和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法制教育、建立“公共劳动”业务、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督力度、倡导诚实、勤劳致富观念、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工信息采集工作、改发布通缉令为硬性规定从而加强区际协作、清除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法规、引导市民减少对农民工的歧视、招聘夫妻工、加强对出租房屋和城乡结合部的管理、发挥民众在预防犯罪中的作用、关注农民工业余生活、引导农民工自律、对农民工提供司法救助。希望本文能够为预防城市中农民工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尽到一点儿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