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TiO2为代表的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在常温下利用光能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染物治理技术。但TiO2禁带宽度大(3.2eV),只能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光部分,使得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在简要分析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形貌设计与掺杂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改性,选用阳离子蓝染料作为降解目标物,研究了不同形貌的纳米TiO2及其改性后对有机污染物可见光光降解性能。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碳纳米球,并以其为模板,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采用低温水解法制备TiO2-碳核壳粒子,采用500℃煅烧制备二氧化钛空心微球。采用XRD、SEM、TEM及UV-vis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钛酸四正丁酯的用量对其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样品晶型为锐钛矿型;形貌为空心结构,随着钛酸四正丁酯的添加量增加,空心球的壁厚不断增厚;与TiO2纳米粒子相比,空心球的光学吸收截止边发生了红移。以阳离子蓝染料为降解物,考察了不同壁厚的空心球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样品0.6TBN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最好。   (2)以碳纳米球为硬模板,钛酸四正丁酯和醋酸锌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n2+掺杂的ZiO2空心球。采用XRD、SEM、TEM及UV-Vis对制得的样品进行表征。SEM及TEM结果表明:制得的Zn2+掺杂的TiO2样品都为空心结构,而且样品经Zn2+掺杂后,空心球的壁厚明显增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Zn2+掺杂后的样品的可见光响应明显增强。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降解阳离子蓝的实验表明:Zn2+掺杂的比例及煅烧温度对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当Zn2+的掺杂量低于3%,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明显增强。   (3)以钛酸四正丁酯为前驱体,氟化铵和尿素为掺杂离子给体,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F、N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采用XRD,TEM,SEM,EDS,FT-IR和UV-vis对掺杂后的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掺杂后的催化剂均为锐钛矿型,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对可见光有较强吸收能力。以阳离子蓝染料的水溶液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了可见光催化降解活性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N共掺杂后,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明显增强。当氟化铵和尿素的摩尔比为1:1.5时,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具备较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因为:可能是N掺杂降低了TiO2禁带宽度,拓展可见光吸收区域;而F掺杂能提高TiO2表面的酸度,形成O空缺位和增加反应位点,从而提高改性后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此外,F和N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的催化活性。
其他文献
由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不仅能保留各成分的优良性能,而且在光学、化学及其它性能方面表现出单独材料所没有的性能而引起科技工作者广泛关注。这些材料的合成过程对其在电化学中的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选择适当的合成途径,改善传统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不足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简便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如NiO/MWNTs、CeO2/MWNTs、Pt/MWNTs和Pd/MWNTs,
学位
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将吸收的振动机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散掉的新型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由于自身的粘弹性而广泛用作阻尼材料,利用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把机械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
纳米科技将引发人类认知和工业的革命。其中,纳米技术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浓厚兴趣。生物传感技术是一个由生物、化学、物理、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
国内油田为提高原油采收率而广泛应用的聚合物驱油技术是用自来水配制驱油剂母液,再用采油污水稀释注驱的工艺。因采油污水的矿化度高,造成了对驱油剂的降粘幅度大、配聚效果
簇盐[μ-RE)(μ-CO)Fe2(CO)6]·[M](E=S,Se,Te;M=Et3NH,Li,MgBr)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新颖的化学反应活性,这类簇盐在金属有机化学、原子簇化学以及仿生催化材料的发展中均有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