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Lakoff从语义学的角度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延伸到了许多领域,如语用学,文体学,二语习得,话语分析等。由于模糊限制语的语言特点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特点,模糊限制语成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常用策略。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和对成果的不确定时,作者为避免武断经常使用模糊限制语。本文基于Martin(2008)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模式对比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学术论文的使用频率,并根据Swales的IMRD语步理论对比模糊限制语在这四大语步中的分布。本研究欲探究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学术论文在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和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本文建立了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两个英文学术论文语料库,对模糊限制语在这两个小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在本研究中,建立了两个语料库,分别是社会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和自然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社会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包括30篇,分别选自语言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总计209,310单词;自然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同样包括30篇,分别选自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和物理学,总计219,095单词。首先,人工统计各类模糊限制语在这两个语料库中的出现频率以及探讨其分布规律;然后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模糊限制语在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学术论文中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在社会学科论文中,讨论语步使用的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最高,绪论语步其次,而在自然学科论文中,绪论语步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最高,讨论语步其次。两类论文中的方法语步和结果语步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明显低于那两个部分。模糊限制语的使用特点不同可能由于论文中的每个语步写作规范和功能各有特色。在绪论语步,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学术论文中,三大模糊限制语策略使用的频率都能很频繁,经SPSS中独立样本T-test检验后,三大模糊限制语策略使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方法语步,社会学科论文中的Strategy of Indetermination和Strategy of Depersonalization的频率高于自然学科,但是Strategy of Subjectivisation使用没有差异。在结果语步,三大模糊限制语策略使用都有显著性差异,社会学科的论文使用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明显高于自然学科的论文;在讨论语步,社会学科论文中的Strategy of Indetermination和Strategy of Depersonalization的频率高于自然学科,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是Strategy of Subjectivisation使用没有差异。笔者希望通过对学术论文中模糊限制语研究可以帮助作者更加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揣摩作者的意图;另外也希望对学术论文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