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与中国农村革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毛泽东同志在这个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农民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但由于当时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因此,他强调指出,农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关系到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毛泽东以马列主义农民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内容极为丰富的关于农民教育的思想。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的指导方针、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对我们当前开展农民教育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因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型农民的培养要靠农民教育来实现。这也是撰写此论文的目的所在。本文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及过程着手,总结归纳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重点强调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全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及过程。这一章主要是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形成的条件和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系统梳理,这也是深入研究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形成条件主要是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农民教育理论的影响以及毛泽东早期个人经历及大量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形成过程是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开始萌芽,经历了土地革命的风雨洗礼逐渐形成,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趋于成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发展。第二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内容。这一章是本文的重点,高度概括了毛泽东农民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主要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农民教育原则和方法。第三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这个部分在分析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具有强调人本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实践性、突出政治性四个方面的特点。第四章: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这是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文章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在这一章,分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对我们当前开展教育工作的启示两个部分。当代价值主要从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社会、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对我们当前开展教育工作的启示主要是从要充分认识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要性、注重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和农民教育要重视方法的灵活性这三个方面来概括、总结。深入探讨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对于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对我院收治的30例跨矢状窦脑膜瘤患者实行手术配合伽玛刀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手术伤口痊愈出院,经过3-5年的随访发现肿瘤消失9例,肿瘤缩小14例,未发
提出了综合考虑形态与结构特征的一种新的遗迹化石拓扑分类方案 .结合数学和生物学上的考虑 ,将遗迹化石划分为类、科、亚科、属、种等 5级谱系单位 .这种分类不仅可望消除构
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骄傲的两个子情绪——自大和自豪进行了探讨,证明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骄傲的两个子结构和骄傲的过程模型是不存在文化差异
"二次葬"是土家族地区延续久远、分布较为普遍的丧葬习俗,是土家族祖先崇拜观念、渔猎经济形态、穴居生活方式以及土家族历史上"忌首"意识的体现。
本研究根据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转录组序列,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脊尾白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SHMT)。该基因cDNA全长185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
目标是建立高精度的全球动态地心坐标参考框架,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全球大地测量基准动态修正与服务体系,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测绘行业现代化对高精度动态基准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该年度首先从理论上对全球动态地心参考框架维持中观测数据的误差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不同观测数据融合时融合方法、函数模型、随机模型构建进行研究,对全球框架观测台站动态特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多项原则对全球框架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