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与功能模拟——含NH…S分子内氢键的[2Fe2S]配合物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官能化的 R 基团引入到二铁二硫配合物[(μ-SR)<,2>Fe<,2>(CO)<,6>]中,合成了一系列含有 NH…S 分子内氢键的唯铁氢化酶模型配合物[(μ-S-2-RCONHC<,6>H<,4>)<,2>Fe<,2>(CO)<,6>](R=CH<,3>,7;CF<,3>,8;C<,6>H<,5>,9;4-FC<,6>H<,4>,10)。配合物7-10采用红外、元素分析和氢核磁进行结构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9和10的晶体结构。通过对晶体结构数据的研究,证实了NH…S分子内氢键的存在。 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了配合物7-10的电化学特性,配合物 7-10 从Fe<1>Fe<1>到Fe<1>Fe<0>的还原电位在-1.19 V 到-1.29 V(相对于二茂铁)。与类似的不含NH…S分子内氢键的配合物 6 从 Fe<1>Fe<1>到Fe<1>Fe<0>的还原电位相比,配合物7-10从Fe<1>Fe<1>到Fe<1>Fe<0>的还原电位向阳极方向移动了220-320 mV,说明 NH…S 分予内氯键的存在明显降低了中心会属铁的电子云密度,使中心铁的还原更容易。同时考察了配合物10的电化学催化质子还原能力,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醋酸存在下,配合物 10 在-1.66 V(相对于二茂铁)处的还原峰具有电化学催化质子还原产氢活性;在强酸三氟甲磺酸和高氯酸存在下,配合物 10能够在-1.0 V(相对于二茂铁)催化质子还原产氢。
其他文献
全世界现有高原鳅属鱼类共123种,我国有105种。本属鱼类是条鳅亚科中最大的一个类群,也是十分特殊的一个类群。本文选择大宁河贝氏高原鳅为对象,进行相关繁殖生物学和血液学
近年来,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NDD)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在老龄化人口中。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生的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理尚未完全明确,因此迄今尚无理想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导致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迫使我们开发和利用环境友好和可再生的新能源。盐差能是存在于海水和淡水之间或者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
一维纳米材料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厂泛的应用前景使其成为物理、化学、材料等诸多领域的研究前沿。发展制备一维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开拓新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