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分析

来源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sjz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供需状况的变化,产业呈现不平衡增长,引起产业问数量关系、相互地位、关联方式的变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1997年和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等对各省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分析各省市产业结构是否存在错位现象,并据此对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全文主要的实证分析部分。第二部分对各省市的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包括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分析和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性分析以及各省各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各省产业关联与地区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包括对各省份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的比较与分析,生产诱发系数和需求依存度的比较与分析。本文的第四部分为主要结论与政策分析,旨在对全文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各省与全国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均有所降低,产业同构化现象有所降低。 2.随着经济的发展,从1997年到2002年,八个经济区域的中间投入率都有所提高。2002年,GDP越高的省份,其中间投入率越高,两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正是本论文的创新点。 3.从生产诱发和需求依存度看,各省份的输入、输出产品有所不同,各地区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但从我国的产出区位商的分布可以看出,我国各省市的专业化分工仍然不强,各省的专业化部门都较多。且具有产出比较优势的产业在各省的总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并不高,所以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地区的专业化分工。
其他文献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继续发展过去的传
提出了一个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和快闪存储器的高清晰度电视信源实现方案,给出了硬件实现的详细说明,分析了其原理、结构和优点,并证明其可作为多种数字视频解码系统的信源。 A
企业年金的受益方式是企业年金章程的重要款项,在我国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企业年金给付机制不同所产生的投资问题是一个动态多阶段投资问题。默顿(Merton,1973)和布里登(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