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黑瓢虫Delphastus catalinae(Horn)(鞘翅目Coleoptera,瓢甲科Cocciellidae)是近年来国外利用较多的防治粉虱害虫的捕食性天敌。本文对小黑瓢虫成虫人工饲料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促进小黑瓢虫的人工繁殖提供基础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试验分别以黄粉虫蛹、桔小实蝇老熟幼虫及米蛾卵为主要成分进行饲料配制,其中黄粉虫蛹、桔小实蝇老熟幼虫分别用研磨、全脂、脱脂3种形式进行加工,共配制黄粉虫匀浆(Hy)、黄粉虫全脂(Hq)、黄粉虫脱脂(Ht)、桔小实蝇匀浆(Jy)、桔小实蝇全脂(Jq)、桔小实蝇脱脂(Jt)及米蛾卵(M)7种饲料。通过测定小黑瓢虫成虫寿命、死亡率等指标,观察人工饲料的饲喂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其它人工饲料、饥饿对照(CK1)和烟粉虱饲喂对照(CK2)相比,米蛾卵的饲喂效果最好,小黑瓢虫成虫存活最长时间为93d,与饲喂粉虱猎物为对照组的90d相接近,但饲喂开始1-6d内的死亡率较高,大小为:Ht(56%)=Hy(56%)> Jq(40%)>Hq(32%)=Jt(32%)=Jy(32%)>M(28%);平均寿命较短,依次为:CK2(69.80d)>M(35.44d)>Jt(22.12d)>Ht(20.50d)>Jq(18.10d)>Jy(17.02d)>Hq(16.68d)>Hy(14.40d)>CK1(2.43d);且在饲喂过程中未见产卵。同一外源蛋白,以脱脂粉的饲喂效果较好。用摄像机跟踪观察小黑瓢虫成虫的捕食行为,研究小黑瓢虫成虫取食烟粉虱猎物和人工饲料的行为差异,研究饲料对瓢虫取食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小黑瓢虫成虫取食人工饲料与取食烟粉虱天然猎物(CK)相比,取食1次所用的时间有所增加[M(3228.29s)>Jt(1714.00s)> Ht(1235.90s)> CK(863.35s)];在单位时间(1h)内的取食次数减少[CK(3.42次)> Jt(0.65次)> Ht(0.54次)> M(0.46次)]。为了增加小黑瓢虫成虫对人工饲料的取食作用,在饲料配制时分别加入橄榄油和蔗糖的混合液或带有烟粉虱猎物的花椰菜浆液,改进人工饲料。研究结果表明,带有烟粉虱猎物的花椰菜浆液对小黑瓢虫成虫取食以黄粉虫蛹、桔小实蝇老熟幼虫为主成分的人工饲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添加橄榄油和蔗糖混合液,对小黑瓢虫成虫取食米蛾卵有一定促进作用。用米蛾卵、黄粉虫蛹脱脂粉、桔小实蝇老熟幼虫脱脂粉,以及烟粉虱卵饲喂小黑瓢虫成虫35d后进行功能反应,以研究取食人工饲料后小黑瓢虫成虫对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饲料饲喂的小黑瓢虫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但攻击系数(a)和处理时间(Th),攻击率与处理时间比值(a/Th)和理论最大捕食量(1/Th)等与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M组的攻击系数最大为1.5723,大于对照组的1.3387,具体为:M(1.5723)>CK(1.3387)>Ht(1.2469)>Jt(1.169)。小黑瓢虫成虫喂饲人工饲料后再改喂烟粉虱猎物,人工饲料饲喂时间的长短对小黑瓢虫成虫产卵有一定影响。小黑瓢虫成虫分别用人工饲料饲喂15d、25d、35d后改喂烟粉虱,都能在1-4d内恢复产卵。但与取食烟粉虱的小黑瓢虫成虫相比,产卵期延长,但产卵量降低。取食人工饲料的各组小黑瓢虫成虫,随着饲喂人工饲料天数的增加,产卵期均缩短,产卵量降低。不同饲料饲喂小黑瓢虫成虫相同时间后改喂烟粉虱,以取食米蛾卵的小黑瓢虫成虫产卵量最大,其次为Ht,最后为Jt。在饲喂人工饲料天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组的人工饲料,产卵期不同,依次为:M> Ht> CK>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