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以西方审美心理学中的“移情学”对景德镇青花瓷器展开较深入的探析,即采用对景德镇青花瓷本体的分析(包括器型、纹饰的构图、色彩变化、整体质感等分析),创作者的分析,艺术作品接受者的分析等,并结合当时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外部因素来探索其内在蕴含的一种传统工艺文化。之所以会选择用“移情学”来引出对景德镇青花瓷器的探讨,是因为我觉得在当代社会里,我们更需要的不仅是寻找如何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且还要得到更多人的共鸣,向社会表达和展现自己。世界之大自我之小,用语言传达的信息范围有限。所以寄情于物我认为是最优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对于艺术创作者,通过自身对于客观事物的移情,用客观事物的存在方式去展现个人的情感,充分表达个人的情绪。借用“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理论再来探索古代青花瓷器的工艺魅力。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创始至今(即按照朝代来划分为元代、明代、清代这三个时代阶段)所展现出的视觉艺术特点,再结合西方现代美学中的“移情学说”这一学说来充分解析作为对象的景德镇青花瓷器与之创作主体之间与观赏者之间实现的感觉与情感的共鸣以及导致审美的发生。这不仅仅是以探析景德镇青花瓷器的表面文化现象为目的,或者单纯的描述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分类与历史分期、传统制作工艺流程、装饰艺术表现手法等等。而是在此之上融合美学心理学理论去深入探析它之所以能有如此造就的内在因果既是一种在它作为对象出现的每个时代背后与主体的内心情感所交织的联系。中国当代陶瓷艺术重现历史辉煌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潜心传承、大胆创新。潜心传承绝不是一味的模仿历史名瓷,大胆创新绝非随波逐流。应该在传统技艺中求极致,在传统文化中找元素,在时代精神中铸灵魂,因此就得了解其深刻的内在精神,在当代再创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