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致使许多污染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土壤,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数量和速度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时,破坏了物质原有的平衡,将会造成土壤污染。目前土壤污染问题在所有环境污染公害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为土壤与地下水、有害废弃物、工业废水、农药及各种废弃的排放时常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土壤一旦遭受污染,极难恢复。土地利用作为人类利用土地各种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土壤质量变化最普遍、最直接、最深刻的因素。土地利用变化可引起许多自然现象和生态过程变化,如土壤养分,地表植被,土壤重金属含量等。土壤重金属含量与作物生产能力、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是土壤质量变化最基本的表征和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南通市七个市县土地利用变化(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对其各自辖区内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主要介绍研究区域的区域概况。第三章对南通市各市县1990年至2004年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发现2004年南通市各市县三种用地量均比1990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并且运用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方法对三种用地进行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的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只有南通市区和海门市两个市的工矿、交通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幅度分别都大于全市工矿、交通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幅度。第四章分别对南通市七个市县农田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评价,评价的重金属元素有Hg、Pb、As、Cd、cr、和Cu六种重金属元素。选用单因子和内梅罗综合评价法作为此次重金属污染研究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显示南通市各市县土壤重金属元素除铅含量较高,已对海门市部分农田土壤造成污染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尚未对农田土壤造成大面积污染。第五章在第三章与第四章分析研究结果基础之上,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这三种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各单项重金属污染和重金属综合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包括单项重金属元素污染和重金属综合污染,与土地利用变化都存在一定关系。其中以工矿用地变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Hg、As、Cd、Cr、和Cu污染影响最明显,交通用地变化次之,但交通用地变化对重金属元素Pb影响比较明显。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对比起前两者影响最小。对于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工矿用地变化对其影响>交通用地变化对其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对其影响。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方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氨基转移酶水平、血脂水平及肝脏超声学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NAFLD患者随机分成易善复组(给予易善复1.
我国全面实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来,高校的贫困生问题便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新时期,政府、高校和企业应进一步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构建校企合作下的高
蓼属(Polygonum)是蓼科中的药用大属,全世界大约200多种。我国约有120种,其中81种供药用,分布于全国各地,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活血止痛、顺气解痉、收敛止泻、通经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工业应用、国防科技等领域内,对数据采集的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
介绍了工程变更的概念、类型,分析了施工阶段公路工程变更的产生的原因,系统地介绍了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控制的原则、措施。
人脸识别近年来在模式识别领域受到高度关注。作为一种主要的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安全、电子商务与数字娱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人脸识别研究
《伤寒论》以卓越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著称,其核心架构“六经体系”必然揭示了某些重要的生命科学内涵。耗散结构理论则提供了以物理学原理认识生命现象的途径,在此之前,物质在
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中,信号处理算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含有噪声的混合信号中尽可能还原真实信号、如何从背景噪声中检测微弱故障特征信号等都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表面钝化技术已成为太阳电池工业化生产的一项重要工艺,对提高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对于世界上超过20%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无一例外的均采用了表面
尽管在现代法治国家中,诉讼作为公力救济的方式成为最为普遍的纠纷解决机制。但是,由于诉讼机制本身所具有的结构和功能上的缺陷,又决定了其不可能处于完全“垄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