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住宅外部环境设计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单一的住宅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而低密度住宅则以其舒适的居住空间、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居住环境迅速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不可忽视的一种住宅形式。但由于我国的低密度住宅发展时间较短,设计经验匮乏,并且缺乏相关的理论和规范指导,很多低密度项目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面对低密度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对西方国家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设计理论的研究为起点,按照理论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原则,依次分析了初期的城市分散主义思想,雅典宪章强调的功能主义思想以及注重人性、多元化、多样性、自然和谐的当代城市理论,重点介绍新城市主义的设计理论、方法和实践,归纳这些设计理论中的低密度居住因素,论述了低密度住宅发展的方向;文章最后部分将注意力转向了我国,通过调研总结、资料整理等手段,分析我国目前城市居住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低密度住宅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展望低密度住宅发展的前景并对低密度住宅的发展原则、设计原则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低密度住宅的设计理念,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和居住内涵,并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其他文献
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下,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自身的巨大发展和进步;然而与此同时,也受到因人口迅速增长和滥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各种全球性难题的困扰,其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高层住宅成为了解决城市居住矛盾的有效途径,高层住区在众多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与此同时,人们对其外部空间环境
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自传入我国以来,对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少从城市整体和长远角度的考虑,城市设计往往各自为政,环境品质日益下降。与
从1980年代初开始,上海的住宅在数量、质量、类型上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联排住宅这曾经一度消失的住宅类型又再度出现在上海,打破了建国以来上海城市建设中多层与高层公寓的单一居
我国城市空间正迅速的变化时期。汽车增加、城市拆迁和建设速度的加快,使得城市街道空间的变化尤其明显。许多城市的街道空间过大、过空、秩序混乱。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从街道空
住房安全是一项关乎老百姓生命财产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地震频发,老旧预制板房住区改造开始被各地政府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老旧住区的改造研究不再仅止于空间,更多的涉
城市节点是重要的道路交叉口,公共广场等核心地段,作为区域之核,它是各类公建设施和人群聚集处,同时也是城市认知意象中的要点。由于其功能与人流的双重聚集性与人们对于传统城市
莫干山早在20世纪初就驰名中外,是我国近代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莫干山避暑地别墅建筑群是国内迄今保存较完整的近代别墅建筑群之一,1896年至1937年,在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莫干
水塔是工业建筑中很常见的构筑物,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常常面临需要拆除的命运,而处在市中心的汉口水塔作为武汉最早的一座水塔保留了很多城市历史,汉口水塔作为重要的工业遗产
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绚烂的文明,乡土聚落在其中应运而生。它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缩影,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社会背景,是历史文化的综合载体。在山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