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逐渐走出国门。随着经济全球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也开始了海外投资,加入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带动了国内的设备、机器、资金的对外流通,促进国内经济较快的增长,有效缓解了一些国内资源的短缺,同时提升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伴随企业“走出去”的不仅有收益而且还有一系列的风险。最近几年,国际社会局势动荡,一些国家恐怖袭击与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海外投资的企业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再加上世界经济受美元贬值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摩擦日益加剧,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冲突增多,也加剧了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以及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一定要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对企业可能遭遇的各种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建立风险监控机制,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预案,及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所造成风险的损失。利比亚的战争,给我国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政治风险。目前,我国的海外投资热情依旧不减。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我国的海外增速年平均为52%。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长了35%,其增速是“十五”期间的四倍。尽管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一直处于增长的趋势,但是我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仍然面临着东道国政府的一些限制与制约。有些西方国家为了遏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恶意阻碍或者拒绝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收购,甚至散布“中国威胁论”等言论,把我国的和平发展与侵略、战争联系在一起。这无疑给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造成了许多障碍与不确定性的风险因素。因为企业在海外投资经济风险方面的防范比较重视,而且已经成熟。但是,在东道国政治风险方面的防范并没有受到中国企业的高度重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防范政治风险,从而导致了严重的损失。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状况着重分析政治风险,以及中国因素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影响,并从三个层面论述应对政治风险需要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