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刺(Nitraria L.)为蒺藜科的小灌木,其适应性强,极耐盐碱,覆盖能力极强,是盐碱地治理和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本试验通过盆栽试验方法,以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为材料,用四种单盐和不同配比的混合盐处理,对白刺在盐碱胁迫下生理适应性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为研究白刺的耐盐适应性提供依据,为其在盐碱地区推广,丰富城市绿化树种提供依据。利用植物生理与生态学的技术手段,分析了在不同浓度、pH的盐碱胁迫对两种白刺生理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碱胁迫对两种白刺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一定的盐胁迫会促进白刺叶绿素的合成,同时提高白刺的根系活力,只有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盐浓度大于300mmol/L,pH>10.59条件下,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略有下降,并伴随着根系活力的降低,开始影响白刺正常的同化作用;四种单盐胁迫下,两种白刺只有在400mmol/LNa2CO3、pH11.68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才略低于对照,根系活力却依然高于对照,对两种白刺的正常生长影响不大。2、盐碱胁迫对两种白刺膜系统影响的研究表明:两种白刺叶片经混合盐碱胁迫和四种单盐胁迫后电解质外渗率加大,膜脂过氧化物MDA含量总体增加,表明盐碱胁迫对膜系统产生了一定的伤害。不同盐碱胁迫下,电解质外渗率虽然高,但叶片结构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植株没有死亡,可见两种白刺均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3、盐碱胁迫对两种白刺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混合盐碱胁迫下,两种白刺在盐浓度300mmol/L,pH<10.59的混合盐碱胁迫下,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均有所提高;,盐浓度低于400mmol/L、pH低于11.68的四种单盐胁迫下,两种白刺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同样有一定的升高,说明不同的盐碱胁迫下,两种白刺都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来增加细胞液浓度,维持了白刺叶片的正常水势,以提高白刺抵抗盐碱胁迫的能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提高对白刺的耐盐性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4、盐碱胁迫对两种白刺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白刺保护酶活性在混合盐碱胁迫下,随着盐度和pH的增加而先上升后下降,而在单盐胁迫下,随着盐度和pH的增大,SOD活性和CAT活性保持上升的变化趋势,P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盐碱胁迫条件下,白刺细胞内保护酶系统使自由基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从而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是两种白刺都可以适应较高盐碱环境的盐碱胁迫。5、较单盐胁迫,混合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更大,白刺生理变化不仅受到浓度度的影响, pH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白刺生长有重要影响的盐浓度、pH、[CO32-]和[HCO3-]四个胁迫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除白刺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不与四胁迫因素呈显著线性关系外,其余生理生化指标均与4胁迫因素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R2>0.75),对四胁迫因素进行排序,盐浓度是最重要的胁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