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会话中诱导性询问的语用预设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no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国刑事庭审中禁止进行诱导性询问,有关诱导性询问的预设分析理论基本上都是来自英美国家,实际存在的相关理论比较少,大部分都是从静态层面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许多学者更侧重于对言语形式的研究,而不是在特定语境中对语言的研究。通过探索语用预设的历史和理论背景,本文主要从动态层面探讨语用预设与诱导性询问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一定法庭语境中预设研究的简要回顾,本文着重于探讨诱导性询问中确定性描述、叙实动词、定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问题类型等各种不同的预设触发语的使用,通过分析发问者各种语用策略的使用,提出鉴别预设陷阱的方法;随后,本文还通过一则美国案例以进一步对语用预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过分析,律师经常利用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的特征对证人,原告或被告进行诱导性询问。对于律师而言,交叉询问中使用一定的语用策略来获得理想的证言是行之有效的。在交叉询问过程中,律师进行诱导性询问时会把自己主观的、单方面的陈述嵌入问题中以对证人,原告或被告的证词加以导向与影响。因此,受律师询问的诱导,证人或被告陈述的事实就会有利于问话者一方。本文旨在通过对诱导性询问的语用预设价值的分析,提高控辩双方的语言运用能力,并完善和提高诉讼程序的效率,确保程序正义的实现。
其他文献
《大明律》中规定的“盗”罪包括有盗窃、抢夺、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这些规定既继承了《唐律》的有关规定,也有细微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规定,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法
目的实现外勤专业化服务,减少护士非专业性工作。方法成立外勤服务中心,对员工分组管理,设固定组及机动组,固定组又分若干小组;24小时为临床科室服务,中午和晚上设专人值班,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中国画展,于2014年9月26日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一名天津籍的美术工作者,我对这次展览进行了深入的观摩,产生很多感想。本次展览与往届同类展览一样
中国小说丰厚的文化蕴涵,不仅来源于叙述内容本身的文化信息量,而且取决于小说家感应文化时的自觉表现欲,也就是说,小说家们往往有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但是,《红楼梦》的作者恰恰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内镜下消化疾病血流动力学与中医脉象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消化疾病患者1150例及健康干部体检者1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分析比较与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内镜下消化疾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