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钻通痹方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IL-4、IL-10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龙钻通痹方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IL-4、IL-10的影响,探讨龙钻通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方法: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外,剩余大鼠造模,方法如下:在无菌条件下,用0.1mol/L冰醋酸充分溶解牛II型胶原蛋白,与等体积弗氏不完全佐剂(1mg2mL-1)混合、震荡充分乳化,制成CII乳剂,试验时于每只大鼠颈、背部多点皮内注射0.25ml致炎,于14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免疫。造模成功后分5组:①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n=8);②甲氨蝶呤组(n=8);③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n=9);④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n=9);⑤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n=9)。第15天开始给药,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ml/100g灌胃,每日1次;甲氨蝶呤组灌服甲氨蝶呤药液2.7mg2kg-1(为70kg成人临床用药3倍),每只灌服约0.405mg,每周灌服1次;龙钻通痹方高、中、低剂量组(含生药16,8,4g/kg)2mL/100g,灌胃,每日分2次进行每次约2ml/只;正常组自由饮水。以甲氨蝶呤作对照,观察大鼠的关节肿胀指数及体重增加值的变化,采用放射酶连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4、IL-10水平,并取关节滑膜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炎性变化。采用SPSS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以x± s表示,不同组间用重复方差分析。  结果:(1)实验性大鼠关节肿胀结果:大鼠平均关节炎指数在第12d最高,然后逐渐消退,第21d减到最轻,然后又逐渐肿胀,第35d出现第2个炎症高峰。第56d大鼠平均关节炎指数计分统计,龙钻通痹方高、中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均能明显抑制大鼠关节肿胀,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性大鼠体重增加结果:①致炎前各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②第35天与致炎前相比,模型对照组、各治疗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体重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P<0.01)。③第56天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清IL-4在各组的表达水平:①正常组、甲氨蝶呤组、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IL-4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②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③甲氨蝶呤组、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均可提高IL-4,差异无显著性(P>0.05)。(4)血清IL-10在各组的表达水平:①正常组、甲氨蝶呤组、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IL-10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1,或 P<0.05);②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5)实验性大鼠关节滑膜病理结果:①正常关节结构和滑膜细胞,其由滑膜层有1-3层滑膜细胞组成,滑膜下细胞数量较少。其下无炎细胞浸润,可见疏松结缔组织及毛细血管。②模型组滑膜细胞异常增殖最明显;新生的毛细血管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机化使滑膜成不规则肥厚,并形成了许多小绒毛状的突起。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病理积分与正常对照组积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③甲氨蝶呤组、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病变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滑膜细胞轻度增生、少量炎细胞的浸润,部分血管扩张、充血,病理积分与模型组积分相比较,P<0.01。甲氨蝶呤组、龙钻通痹方高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中剂量组、龙钻通痹方低剂量组组间比较各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龙钻通痹方可减轻大鼠关节肿胀,具有较好的抗风湿作用;(2)龙钻通痹方可升高血清IL-4、IL-10的水平,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这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本课题研究探讨熏洗二号方在Pilon骨折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为pilon骨折术后康复治疗寻求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
<正>呈献在读者面前的、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首次出版的这部曲集,是中央音乐学院徐振民教授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创作的五部管弦乐作品,是这位作曲家的创作进入成熟期的具有
近期发生的王西麟和郭文景之间的论争,同当年的卞祖善和谭盾之争一样,是一场正常的论争。应该说,争论双方的基调都是严肃认真的,不存在刻意的人身攻击或不良动机。围绕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