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建构和发展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in1985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一项基本教育制度得以确立。作为政府的一种制度安排,如何能更有效地体现政府的政治意图和社会效益自然是政府考虑的首要议题,其中入学方式的选择是制度安排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义务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基本上实行就近入学制度,但是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国家制度、国家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就近入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除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外,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到了当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家长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本初意义的就近入学制度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挑战,择校行为开始出现,入学方式呈现一种多元化、复合型的特征。正是由于就近入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和就近入学制度的最新发展态势导致了我国教育界对就近入学制度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实施路径不规范甚至违法操作的现象。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就近入学的价值基础作深入分析,通过就近入学制度的逻辑建构进行理论澄清,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然后在建构就近入学制度逻辑体系的基础上为我国就近入学制度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方式的家庭选择权问题、流动性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力图为决策层提供一些新的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充分发挥本研究在政策层面和实践中的工具性价值。基于以上的理论设想,本文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文章导论,介绍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章正文,分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就近入学制度的“实然”状态,即在实践层面中就近入学制度“是什么”;第二章对就近入学制度存在的价值基础作深层分析,它主要回答的是“为什么”这一价值层面的问题,即价值主体为什么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就近入学制度,为什么就近入学制度会这样存在和发展,它是就近入学制度逻辑建构的理性根基;第三章分析了就近入学制度的理论模型,描述就近入学制度存在的理论形态;第四章在分析就近入学制度的发展问题基础上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第三部分是文章结语,主要对本文的逻辑思路、理论建构的目标、研究价值进行总结。
其他文献
<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放射治疗防护,提高放射治疗质量,保障患者、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
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使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健康人格
本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对一堂课进行了拓展研究,结合电能表的使用、电功和电功率的知识,通过观察和计算,知道了每月电视机待机消耗的电能,所以我们不看电视时应切断电
<正>在前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我们向国内一些生产单位学习评价激电异常的心得,本文将谈谈向他们学习对激电异常作半定量解释的体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束缚各国城市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随着我军通用装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装备配发到部队。未来的战争是在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武器装备保障是战争的重点之一,因此通用装备保障人员的保障能力的高低也
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借鉴了TAM理论,构建了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模型包括个体差异和消费者感知两个构面,个体差异对消费者感知有影响,并共同影响消费者购
结合漳龙高速公路K67+955~K68+005段路堑边坡滑坡治理工程实例,通过对边坡滑动发展阶段的地表位移监测和详细的地质勘探,准确地判断了路堑边坡滑坡病害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面
本文采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嵌入式单片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智能视觉技术,研究设计一种高度自动化的百(千)分表检定系统。论文首先对计量检定技术的发展过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资源的匮乏或学习要求过大造成的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落得现象。学习倦怠现象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消极学习心理,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