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多伦县为研究区,选取1959、1960年和1975、1977年的航空相片、1987-2015年六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及1975年的比例尺为1:50000地形图为主数据源,使用多年统计数据和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作为辅助数据,运用Mapinfo8.5、ArcGIS 10.6等专业软件,绘制1960和1975年两期相片土地利用现状图。以1960-2015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变化与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指探讨了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论如下:(1)1960年和1975年的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类型草地面积占比最大,草地是研究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960—1975年耕地、林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在均增加,只有草地面积减少;1975—1987年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均增加,水域用地和草地面积减少;1987-1995年间耕地、林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均增加,草地面积减少幅度很大,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未利用地成了研究区面积比例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1995-2000年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的面积都在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00-2005年间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水域用地面积在增加;2005-2010年间耕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的面积减少,林地、草地面积增加;2010-2015年间的耕地、草地、水域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均减少,林地、水域用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960-2015年间内蒙古多伦县以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的变化最为显著,草地面积变化最大,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林地面积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而未利用地一直在减少。1960-2015年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呈先减少再增加又减少趋势。(2)1960年的内蒙古多伦县草地贡献率为最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2。1975年草地的贡献率仍为最明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3。1987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4。199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5。2000年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4。200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又恢复到等级2,2015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处于等级1。(3)1960-2015年间内蒙古多伦县的导致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驱动因素有草地退化,草地主要转化为沙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生态环境状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趋势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