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生活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特征,是个体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是承载国家希望、民族未来、家庭期待的重要社会群体,他们的精神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状况,对自身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力图通过来自39个当代大学生的访谈样本,呈现一个相对完整、准确的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实图景,在此基础上探寻精神生活的建构路径。访谈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认为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对,指向于内在的心理活动、外在的生活方式、动态的精神活动和静态的精神状态。精神生活可以是感性的也可以是理性的、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超越的。具体来看,精神生活涉及主体的心态、道德、思想、信仰等社会意识形式,也涉及阅读、旅游、人际、休闲等现实性内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现实状况表现为心理压力来源比较多样,多数大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解压;道德状况良好,但在面临具体的道德选择时存在不确定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比较高,但存在知行不一致;渴望宽松协调的人际关系,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不和谐因素;休闲文化结构立体、多元,整体上休闲生活方式层次不高;精神生活满意度整体较高,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针对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现实状况,分析影响精神生活的多重因素。人现实的精神生活状况不是自然延续的进化,也不是遗传的本能。而影响人精神生活的因素不是单一变量的直接作用,也不是多重因素的简单叠加。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外界因素和个体自我构建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因素包括宏观层次的社会环境、中观层次的家庭因素和朋辈群体状况、微观层次的个体主体性以及网络媒介的发展。通过加强精神教育,构筑当代大学生坚实的精神家园;加强思想引导,培育当代大学生积极的精神风貌;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生活,提升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促进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朝着健康、理性、和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