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动物的民法地位——以动物法律主体论为分析起点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的法律客体地位在传统上没有争议,但随着地球生态危机的发展,诸多环境伦理学家开始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范式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伴随着西方大规模的动物解放运动,要求给予动物权利的呼声日渐高涨。很多国家法律针对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呼声作出了回应,因此有关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在近年来成为法学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动物法律主体论的提出背景与理论建构。指出动物法律主体论的现实背景是地球生态危机,观念背景是动物解放和权利思想,政治背景是绿党势力的在立法上的影响。动物法律主体论的理论渊源是西方环境伦理学中有关自然权利和动物道德权利的论述。其论证依据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道德主体上升为法律主体是善良法律的要求;二是法律主体来自法律的拟制;三是制定法和诉讼实践上已经承认动物主体地位。  第二部分评析了动物法律主体论在融入民法体系的现实困境和原因。首先阐述了动物作为权利主体在利益的确定、权利的实现和义务的履行等诸多方面的障碍因素。进而指出其原因在于动物民法的基本精神在于保障民事主体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这种精神意蕴着法律主体的核心标准是"意志能力",动物成为法律主体即意味着对意志能力这一核心标准的彻底颠覆。  第三部分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动物法律主体论进行全面反思,指出支撑动物法律主体论动物道德权利的伦理哲学立场、人际同构法哲学立场以及法律关系一体论的立场的悖论或不足,进而分析动物法律主体论论证依据的缺憾,对动物法律主体论的说服力提出了质疑,并通过论述主流法理的比较优势,得出动物仍宜作为法律关系客体的结论。  第四部分试图以民法的视角来探讨在民法中如何对动物进行保护的问题。首先对法律客体进行等级排序的问题提出了疑问,指出对法律客体进行等级划分没有意义。进而尝试提出了动物民法保护的若干对策。最后指出基于民法机制的明显局限,动物全面保护应该诉诸整个法律体系的完善,其着力点在于动物保护专门立法。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2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首个干热岩科学钻探深井,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东泗乡清泉林场开钻,钻探深度将达4000m,这标志着我国干热岩勘查开发进入实践探索
学位
育龄妇女的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分析育龄妇女死亡率和死因变化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是当前妇
2009年,作为山西省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单位,太原日报社一年内成功实施并完成了以组建太原日报报业集团、太报传媒有限公司实质性运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机制改革和以新闻采编业务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意法半导体公司的STM32单片机和RS485总线网络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TM32芯片功能强大、接口丰富、价格相对低廉,非常适合应用于工业数据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各种资源的利用与需求不断提高,而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动力,直接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水平与质量.风能属于可再生和清洁能力,被广泛应用在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本文简要论述了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自学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课内外加强自学积极性,提高自学的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学 自学能力 养成策略    一、引言    自学是在没有老师讲解的情况下或在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学习者通过读书或实践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大量实践是
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在实践中产生了很多具有争议的问题亟待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在2009年底颁布了《关于审理政府信息
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汽车数量与日俱增,为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与一般设备不同,汽车是由多个设备和零部件构成,其结构具有综合性、复杂
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存在着大量的行业准则、技术操作规范在有效指导着从业者的行为。不能否认,国家制定法在处理专业问题时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正是这些专业技术规范从某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