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自动喷灌防霜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ao_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霜风机在茶果园中得到了一定规模的推广应用,但其设施一次性投入大、运行成本较高;一种低成本的喷水防霜新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它通过喷洒水在植株上结冰放热,从而避免植株遭受霜冻害。确定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喷灌强度,是喷水防霜节水和控制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以茶树为防霜对象,首先设计并构建喷灌防霜系统,试验分析不同喷灌强度对防霜效果的影响;然后建立茶树防霜喷灌强度计算模型,并对水温的影响进行修正,从而确定不同气象条件下适宜的防霜喷灌强度;设计研制喷灌防霜控制系统,通过间歇喷灌实现自动分级控制;最后进行喷灌防霜及其控制系统的田间防霜效果测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喷灌防霜系统开发与防霜预试验研究  在试验茶场选择一处面积约2.2亩的地块,通过管网水利计算和喷头等选型,构建了喷灌强度为4mm/h的喷灌防霜系统。摇臂式喷头的流量为0.4 m3/h,射程为7m,旋转周期为18s,干管、分干管和支管的内径分别为40、25和20 mm,水泵型号为40ZX6.3-50。  进行喷灌防霜的预试验,分析了茶园喷灌的防霜效果以及不同喷灌强度对防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洒水可维持冠层处气温在0℃左右,试验区域叶表面平均温度提升3℃;在喷灌系统关闭后的1h内,对照区域冠层处气温升高4.8℃,试验区域升高2.2℃,延缓明显,可有效避免解冻伤害;不同喷灌强度的防霜效果不同,在0~2、2~4和4~8 mm/h喷灌强度下,试验区域冠层处空气温升分别为0.4、2.0和2.4℃。  (2)防霜喷灌强度计算模型研究  考虑不同霜冻条件下喷灌水源水温的差异,对茶树叶片的Barfield防霜喷灌强度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并根据不同的风速、冠层处空气湿度、冠层处气温和水温,确定适宜的喷灌强度。结果表明:当风速0.6 m/s、冠层处气温-5℃、冠层处湿度90%、水源水温0℃时,适宜的喷灌强度为3.19 mm/h;当风速0.6 m/s、冠层处气温-5℃、冠层处湿度90%、水源水温12℃时,适宜的喷灌强度为2.78 mm/h。  (3)喷灌防霜控制系统开发  总体设计了喷灌防霜的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硬件的研制。选用三菱FX1N-14MR-001 PLC作为数据采集和控制终端,基于RS-485通讯协议,PLC分别与阿尔泰DAM-3059A数据采集器、威纶TK6070ik触摸屏进行通讯;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气象数据,系统发送指令至接触器,实现对电磁阀和水泵的控制。  制订了防霜控制策略,包括喷灌系统启闭时机和喷灌强度调节,并开发了控制软件。系统开启时机设定为冠层处气温小于等于0℃,停止时机设定为日出后半小时且冠层处气温高于0℃;采用间歇式喷水方式进行喷灌防霜,设定的喷灌强度级别分别为1、2、3和4mm/h。基于触摸屏编程软件EB8000,设计了触摸屏界面并编写了控制宏指令;基于编程软件GX-Developer,采用梯形图语言编写了PLC程序。  (4)田间喷灌防霜效果测试  集成喷灌防霜系统及其控制技术,在有霜条件下进行了田间防霜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喷灌区域冠层处气温均维持在-1.2℃以上,仍高于茶树叶片临界冻害温度;防霜过程中,冠层处气温比对照区域平均提高了2.8℃;07:00之后,试验区域冠层处温升相对于对照区域延缓明显。  本论文开发的茶园喷灌防霜系统及其自动控制技术,防霜效果显著,自动化程度高,且投入和运行成本低,在水源充足的茶园易于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翻抛机是一种有机肥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关键设备。目前,对翻抛机设计研究主要采用试验和经验方法,计算机辅助方法研究偏少;计算机仿真大多也仅是对翻抛机抛刀等进行排列方式和力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养殖业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主要产业之一,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圈舍乱建、粪便乱堆,严重污染了环境,居民生活受到影响。且农村养殖缺乏统筹的管理和规划,造成资源浪费,产品
功能陶瓷的低温烧结制备和无铅化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均匀沉淀法低温合成了 Sr0.3Ba0.7Nb2O6(SBN30)粉体和制备了 SBN30陶瓷;采用传统的固相法制备了SBN30陶瓷。对两种
音乐艺术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自身不仅需要对音乐艺术充满了喜爱,具有一定的乐感和演唱水平,更需要具备出色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思维.合理、科学的训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行业对工作介质(气体或液体)以及生产环境洁净度的检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对液体中颗粒状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很多,如重量分析法、显微镜法、库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