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IPv6快速切换算法的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随时随地的访问互联网的无限资源,为自己的办公、学习、生活创造便利,因此两者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移动IP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而生的。现有的移动IP是IPv4版本的,随着IPv4逐渐的被IPv6代替,移动IPv4也慢慢的会过渡到移动IPv6的。移动IPv6优于移动IPv4体现在地址的近乎无限性,安全性,易于扩展性等等。但是移动IPv6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比如:切换问题,QoS,安全问题等。本文针对移动IPv6的切换问题,在分析了移动IPv4,移动IPv6的相关基本技术原理后,接着着重的分析了现阶段广泛应用的两种切换技术:快速切换(FMIPv6)和分层切换(HMIPv6)。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移动IPv6的基本切换过程作出了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这两种方案还不足以成为标准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因为这两种方案的切换延迟和丢包率都不能达到现有的实时应用程序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优于前两种方案的新切换方案——APFHMIPv6。APFHMIPv6切换方案是将FMIPv6和HMIPv6方案的优点结合,再引入地址池(Address Pool)机制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移动节点切换效率的方案。论文在基于特定的网络拓扑环境下在理论上做出APFHMIPv6方案优于FMIPv6和HMIPv6方案的定量分析。随后在Linux环境下,在网络仿真器NS-2的平台下对以上三种方案都进行了仿真实验,得出了三种方案在一定的网络通信条件下切换延迟的比较,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因此证明了APFHMIPv6切换方案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果蝇优化算法是由台湾学者潘文超在2011年提出的一种基于果蝇觅食行为的一种新型元启发式优化算法。相比其它一些群智能优化算法,果蝇算法拥有结构简单、参数少、易调节、易
网络隐蔽信道是信息隐藏技术的一个分支,属于网络安全研究范畴。与正常通信不同,网络隐蔽信道违反系统的安全控制策略,用本不用于通信的资源进行信息传输,将机密信息毫无察觉
人脸识别技术是近二十年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一门崭新的信息技术,是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90年代更成为科研热点,在计算机视觉、客户身份鉴别、多媒体数据检索等领域有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简称WSN)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独特的技术挑战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并逐渐成为了近几年来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最为热门的研究内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用户对网络的健壮性、安全性与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eer-to-Peer(P2P)是一种新兴的分布式网络结构,它不同于以往的C/S、B/S的服务模式,允许网
无线自组网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对等式网络,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为邻居节点的路由器,通过节点转发实现通信,这使其可以不受通信基础设施的约束和限制,在某些特殊环境或紧急情况
模式识别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样本的特征,将样本划分为相应的模式类别。但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经常会碰到高维数据样本。一方面,数据的特征维数越大,则数据提供的有关客观现象
随着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随时随地通讯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Adhoc网络及其相应的路由协议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狭窄的纯军事应用,扩展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军民两用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提高办公效率、改善服务质量、进行信息共享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政府部门开发了大量信息系统。由于这些系统采用了不同的运
无线射频(RF)及电力线载波(PLC)均是物联网终端设备中重要通信技术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及电力抄表等领域。无线射频以电磁波为媒介进行数据传输,电力线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