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人口发展趋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尤为突出。我国长期实行的人口计划生育的国策导致出生率较低,而随着生活水平,医疗等各方面因素的提高,我国人口的死亡年龄不断增大,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国60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不但数量大,而且成快速甚至高速的增长趋势,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制度供给不足、人口基数大等因素,给养老保险的收支平衡带来空前绝后的挑战。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制度框架,为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提供着政策支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始终承担着为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提供基本养老金的重大责任,经过多年来的运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参保范围越来越大,退休人员待遇越来越高,基金收入有所增加等等,但是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收不抵支,空账问题,企业欠缴保险金严重,筹资方式单一等。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仍然缺乏完善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我国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及主要特点入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的概念构成及作用,阐述了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改革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人口老龄化给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支付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在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取得了的主要成就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在收不抵支、空账、企业欠缴、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冲击,提出相应的完善养老保险的对策,寻找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