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淫羊藿的鉴定及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urplepl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淫羊藿为小檗科淫羊藿属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中国是淫羊藿的地理分布中心,约有40个淫羊藿品种,目前形成药材商品的主要种类有15种。淫羊藿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现已被开发成多种成方制剂,如仙灵骨葆系列、益肾灵颗粒、益肾壮骨颗粒等,临床应用广且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药材“黔淫羊藿”收载于贵州地方标准《贵州中药、民族药药材标准》(2003年版),植物来源包括粗毛淫羊藿、天平山淫羊藿、黔岭淫羊藿、光叶淫羊藿、毡毛淫羊藿共5个品种,是淫羊藿药材在贵州等西南地区的习用品种,亦是苗族习用药材,但其药材标准相对简单,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黔淫羊藿的质量标准,规范药材市场,提升药材品质,本课题通过生药学、分子生物学、质谱技术和指纹图谱技术对黔淫羊藿样品定性定量研究,对不同品种黔淫羊藿的质量进行评价。方法在课题前期进行黔淫羊藿的样本收集和鉴定,通过观察叶片的外观形态,并运用分子生物学中DNA Barcoding技术考察黔淫羊藿的鉴定特征;通过质谱技术对黔淫羊藿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对黔淫羊藿中的5种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结合指纹图谱技术评价不同品种黔淫羊藿的质量水平结果收集黔淫羊藿样品共35份(包括3份茎样品和2份拟巫山样品),通过叶片外观形态特征可对黔淫羊藿品种来源进行初步判定,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选用psbA-trnH和ITS两个DNA条形码序列对黔淫羊藿进行NJ树聚类分析,发现样品产地与植物基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RRLC-DAD-ESI-MS~n方法对5个黔淫羊藿品种、黔淫羊藿茎和拟巫山淫羊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分子离子峰得到化合物分子量、多级质谱串联提供的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化合物裂解规律,与标准品或文献比对后,共鉴定出17个化合物,包括16个黄酮苷类成分和1个生物碱类成分。对5个品种的黔淫羊藿及拟巫山淫羊藿共35批样品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样品中的5个黄酮类化学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进行含量测定,发现不同采收季节、产地及药用部位均会对黔淫羊藿样品的指纹图谱产生较大影响。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黔淫羊藿样品质量差,不宜药用,粗毛淫羊藿和天平山淫羊藿在春夏季采收的样品质量较高,而茎的黄酮类成分含量低,不应与叶片混用,并对贵州标准中药材“黔淫羊藿”标准的提升和完善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淫羊藿苷为内参物,建立淫羊藿苷对其他四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以相对保留时间定位目标峰,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与外标法比较,在一定条件下,该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本研究从性状、分子、化学成分定性及指标性成分定量四个方面对黔淫羊藿进行了初步的探究,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为完善和提升黔淫羊藿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综述了医院老年患者护理管理的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认识护理风险、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的分析以及预防护理风险的措施,认为护理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法
大家知道,如果在Windows8.1系统中需要彻底关闭Modern界面应用,并不能像以前在Win8中那样简单将应用界面拉到屏幕下方就完了(在Win8.1里这样的操作只是将该应用挂起到后台,并非彻底
从法治角度剖析当前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痹症,探求合法、合理的申诉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注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加强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文章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利用数学、信息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生物学的问题。当前生物信息学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其中一个
文艺思潮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当前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文艺的过程中,出现了现实主义和通俗文化盛行的潮流,并伴随着一些问题的产生。如:文艺作品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