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名著导读”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实施建议。然而,现实中的“名著导读”教学却常常遭到草率的处理。基于对“名著导读”教学现状客观、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掌握“名著导读”教学的规律,总结“名著导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为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并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和案例,对“名著导读”教学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 第一章:明确“名著”及“名著导读”的概念内涵,分析“名著导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梳理与“名著导读”教学有关的教学理论。 第二章:以教师和学生为研究视角,调查了解“名著导读”教学的基本现状并进行准确的问题诊断。 第三章:针对调查中显示出的问题,以教师教学为中心,从教、学、考、辅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研究认为,教师在“名著导读”教学中具有主导地位,起着连接教材、学生和家长的关键作用。教师应在教材的创造性使用、教学内容的甄选、教学形式的创新和丰富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钻研,并在努力提高自身阅读素质的同时,通过密切家校联系为学生创造更优良的阅读环境,真正将提高“名著导读”教学质量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