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核糖生产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动力学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mlazy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对地衣酚显色法测定D-核糖含量的测定条件、短小芽孢杆菌转酮酶缺陷突变菌株B1916菌学特性及遗传标记、发酵生产D-核糖条件优化及5L罐下的发酵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 对地衣酚显色法测定D-核糖含量的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利用地衣酚法测定D-核糖含量的最适工艺条件。 对B1916的菌学特性和遗传标记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B1916为Shi-+Ade-+His-三重缺陷型,不具有芽孢形成能力,可以耐受100g/L的D-核糖。而且在发酵产物中没有检出葡萄糖酸,是一株性能优良的D-核糖生产菌株。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种子培养基配方为(g/L):山梨醇20,玉米浆25,K2HPO4 3,KH2PO41,酵母膏2.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6℃、初始pH值7.2、装液量40mL、摇床转速170r/min。 利用SAS软件,对发酵培养基的各种成分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75,玉米浆20,硫酸铵8.1,MnSO40.056,CaCO320(分消)。在研究发酵条件对D-核糖发酵的影响时发现,B1916最佳的菌体生长pH值和最佳的D-核糖合成pH值不一致,因此在发酵中采取前期pH值为7.2,后期降为6.7的调节方式。在最佳发酵条件下,D-核糖产量为70.4g/L。在对D-葡萄糖酸对菌体生长和D-核糖合成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D-葡萄糖酸对菌体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可以促进D-核糖的合成。 以5L罐分批发酵所得菌体干重、葡萄糖浓度、D-核糖产量数据,利用SAS软件编程进行拟和,得到以下动力学方程: 该模型较好的反映了D-核糖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形成及底物消耗的动力学过程。对D-核糖的发酵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的广泛应用,对射频部件特别是各种天线的需求与日俱增,量产的射频部件参数一致性问题已经引起业界关注的问题。网络分析仪是测量射频参数的重要设备,但由于其价格昂
目的评价SF-36量表应用于汉中市农村居民生命质量测量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方法运用可靠性分析测量量表的信度,计算Cronbach’α系数测量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计算Spearman-
会议
11月14日,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CGS(德国)的战略伙伴签约仪式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全印展富士胶片展位上隆重举行。富士胶片印刷事业本部总经理山田周一郎与CGS大中华区
复合膜表面有时会出现白色或灰色的斑点,这种情况在满版油墨印刷并与镀铝膜进行复合的活件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电影《七月与安生》的成功源于它就像是现代的一个寓言,抓住了每个人内心脆弱的神经,七月与安生是个矛盾的混合体,二人分别折射出了每个人内心里的不同人格面,二人的结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