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和分析贫困农村社区居民利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方面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在贫困农村社区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建设健康促进新农村提供依据。 方法:1.研究对象:某县贫困社区内的关键人物、居民和社区物质环境。2.研究内容:包括贫困社区的人口学特征和经济状况、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内容和影响因素分析。3.资料来源:专题小组讨论、个人深入访谈、参与性方法、问卷、观察当地和居民的物质环境、现有资料。 结果:1.当地医疗机构与人员建设:①乡村卫生室正在建设中。②医疗人员配置集中在一个区域。③医疗人员的能力不足。2.社区居民的健康与疾病状况:①常见疾病为感冒、腹泻、妇科病、关节炎、胃炎和腰背痛。②患病后据病情轻重、距离和经济情况,自下而上选择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主要是乡医疗点、乡卫生院和乡村医生。3.妇女保健:孕产期系统管理和住院分娩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需要继续加强。4.儿童保健:①预防接种工作形成工作常规,达标并获得群众的认可。②儿童保健工作尚需加强。5.环境卫生设施:①自来水得到普及,但缺乏维护管理的工作。②卫生厕所尚在普及中,还需倡导卫生厕所或公共厕所的使用。6.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少,形式单一。7.当地居民认识到的健康问题与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评价:居民们不知道初级卫生保健,多数不能表达对此的看法,提出的健康问题为环境卫生差、经济差、吸烟喝酒、不讲卫生和疾病。对现有卫生服务的期望是建卫生室、免费提供一些药物,喜欢并希望乡卫生院医生来开展体检工作和健康教育活动。 结论:1.初级卫生保健在贫困农村社区已逐年落实和完善,但还存在问题,仍是今后的主要任务。2.问题:①农村医疗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和能力不足。②妇幼保健管理尚需加强。③健康教育是薄弱环节。④卫生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存在不足。3.建议:①发掘和培养当地人力资源,加强社区参与,推动当地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②借鉴他人经验,探索适合当地的健康教育模式。③以社区为基础,建设健康促进村庄,实现社区的综合发展。④发挥政府、民间组织和高等医科院校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积极作用,促进该工作的实施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