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年龄结构与补给流动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盆地作为一个以开采地下水为主要水源的地区,在经历了近30年的高强度开采后,地下水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诸如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承压水自流区范围的缩小以及地下水污染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地下水补给与流动规律的研究作为识别地下水循环过程和分析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的基础,对保障一个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分别从包气带和含水层入手,提取其中所包含的水化学和同位素信息,在综合利用多种测年方法对比构建地下水年龄结构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追踪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分析地下水的补给规律,刻画地下水的流动模式,并结合传统的水文地质学方法对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可更新性等进行评估。研究主要侧重在三个方面:(1)地下水年龄结构的构建;(2)地下水补给流动模式的刻画;(3)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的识别。通过研究取得的进展主要有:(1)估算了盆地地下水的年龄。在年轻地下水测年方面,引入年轻地下水85Kr测年方法,并与3H-3He法、CFCs方法、3H方法得出的年龄结果对比分析,筛选出合理的潜水年龄的结果,改变了以往仅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消除年龄多解性的问题,并对不同方法造成年龄结果差异存在的原因给出了解释,减少了单一方法存在的误差;在年老地下水测年方面,联合使用传统化学校正方法和netpath方法对承压水的14C的年龄进行校正,对各种方法得出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更为合理的承压水14C年龄,提升了校正的精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下水的年龄结构。(2)识别了盆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补给机制,主要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和地下水年龄的分布特征获得。分析的结果显示该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山区降水、当地降水、地表水、灌溉回归水及部分黄河水等,并且在不同的地区略有差异。在东部地区主要是当地降水、地表水和灌溉回归,在北部地区主要是山区降水和地表水,在中部地区主要是降水和灌溉回归。补给机制主要以侧向径流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垂向补给和黄河水补给。(3)估算了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速率和综合补给速率。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速率主要通过包气带人工氚示踪方法和氯质量平衡方法对比分析获得,地下水的综合补给速率主要通过地下水的年龄随流动路径的变化而获得。在综合分析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速率和综合补给速率的基础上,区分出不同补给方式及所占的贡献份额,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提供了依据。(4)证实了在盆地局部地区地下水降落漏斗附近及淤泥层边界附近存在潜水越流补给承压水的现象,同时发现盆地地下水流系统中同时存在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局部地下水流系统。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大致以湖相沉积为主的冲湖积平原的边界为界,分为东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的冲洪积、冲湖积平原区域地下水流系统和西部以湖相沉积为主的冲湖积平原两个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局部水流系统主要出现在地下水开采漏斗区和越流发生区。(5)评价了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系统的可更新性和防污性,为地下水的合理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显示在呼和浩特盆地冲洪积平原和冲湖积平原的大部分区域含水层的防污性中等。大青山和蛮汉山前的大部分区域(呼和浩特北部毫沁营镇——巴彦镇一带区域除外)和黑城乡附近的区域含水层的防污性低。
其他文献
企业员工忠诚度是反映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培养和提升员工忠诚度,加强员工忠诚度的管理,是每一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
在维修发射机电子元器件时,拆焊要用到吸锡器本文详细介绍了吸锡器的组成以及用它进行拆焊的步骤和方法.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大国。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忽视了环境的保障,只片面的追求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针对国际经济和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经济环境影响对策  随着国际贸易和经济不断地发展,生产和消费活动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环境污染已经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里所说的“绿色”,是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标志,是指这种建筑能够在不损害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当代与后代的环境质量。
本论文主要研究离散过程神经网络算法的设计方法,以及在储层识别中的具体应用。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输入为时变的连续函数,不便于直接处理离散样本。针对这一问题,第一,提出了基
“电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其中受控源是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难点,本文从受控源和独立源的定义出发,结合思维导图,在是否为激励源、端口情况、等效电路和在叠加定理
通过对“新世界”工程桩基方案的设计和研究,对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特点、承载潜力的开发利用和高层建筑桩基持力层的选择、桩型方案的确定、打桩施工控制等问题,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