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物流产业与进出口贸易发展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k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及第二大进口国。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任务,中国外贸既存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困难和挑战。物流系统作为连接地理、经济区域间的纽带,已经成为社会流通领域新的增长点,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物流业是实现国际贸易的基础保证,而国际贸易发展则是物流业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协调发展。
  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拥有最高纬度,且处于中国位置最北的省份,作为中国延边开放的重要窗口,其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更是中国开拓俄罗斯市场的核心前沿。如何抓住“龙江丝路带”发展契机,提高物流产业水平及进出口贸易合作效率,对发展区域经济、中俄合作及东北亚区域互联起到现实意义。
  本文以黑龙江省物流发展水平和进出口贸易水平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并从不同角度结合数据分析总结了黑龙江省物流业和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利用1996年-201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分析,并建立方差分解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物流业和进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及单项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是物流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反向关系并不明确。同时根据脉冲响应分析得出,进出口贸易对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强于物流业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带动作用,外贸水平“倒逼”物流业发展。针对以上结论,本文分别从物流产业和进出口贸易两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1978年改开以后,特别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资本不断发展壮大,PPP融资模式也愈发的常见。2014年以后,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PPP融资模式项目的相关政策。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私人部门资金却缺少投资渠道。PPP融资模式可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以此帮助市场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应,因此,我国对于PPP融资模式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力度。国家层面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大力发展高等学校的合并设立,这在我国教育学历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在此次活动的倡导中,我国的高等学校越并越强,涉及的学科范围也越来越广,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并通过资源的合并交互有力地提升了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提升了高校办学的效益。并后的高校竞争力、吸引力得到了双向的提升。但是就是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合并型高校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其中,财务管理就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庞大,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人口的收入、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农产品市场是农业经济的基础,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农产品市场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商品化程度低、经营风险高、低信息对称等问题。尤其在小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过程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对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
学位
全球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迅速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大战略议题。备受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没有就关键问题达成协议,但却是全球范围积极关注气候变化、采取行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开始。我国生态破坏范围的日益扩大以及资源供需的严峻矛盾,更会引发资源、环境问题之间以及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并将危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低碳经济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践行手段。可持
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食品供给总量有大幅增长,但食品安全则一直困扰人们并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以至新华社发表“食品,不要让老百姓以身试毒”的评论,尖锐指出:难道只有成为食品安全专家,才能守住“舌尖上的安全”的问题。形势的严峻使得在今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在今年建立最严格的食
学位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只注重经济效益等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怎样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地质公园旅游更因其资源不可再生和科普教育的特性在旅游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更高要求,地质公园是具有特殊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的主体,整合其他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生
学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推进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生态环境是将文化以及文化所生存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定的文化有其特定的生存土壤,文化的发展应纳入整个人类生存环境尤其是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大背景中。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同时,像自然生态面临的危机一样,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建设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于保护民
学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尽管地域广博、物种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控制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保障自
学位
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情况,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在梳理和分析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几种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来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让“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价值取向真正贯彻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始终,确保我国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进
学位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紧迫的任务是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改善农村的一系列生产问题。为了使新农村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农业科技应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应用。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生产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我国总体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代以来,农业科技的应用为发展农村建设,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正面效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