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中我们以联萘基团作为手性源,聚合得到了一种新型主链含手性联萘基团和吡啶基团的螺旋共聚物R-poly-6。通过NMR、元素分析、GPC、CD等测试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其中CD测试表明聚合物为螺旋聚合物。之后进一步研究了R-poly-6热处理前后对D(L)酒石酸、(CH3CN)2PdCl2以及R-poly-6对PdSO4、CuCl2的识别。通过分析CD谱图中不同峰的峰位移动和峰强度变化,发现R-poly-6热处理前后对D(L)酒石酸均没有识别作用;R-poly-6热处理前对(CH3CN)2PdCl2具有识别作用,热处理后基本没有识别作用;R-poly-6对CuCl2具有识别作用。通过Yamamoto型Ullman偶联反应得到两亲性咔唑聚合物4-poly-5,经循环制备柱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通过IR、NMR、GPC、MS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和聚合物的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和1H-NMR测试方法研究了分子量Mn=1.37×104的聚合物组分4-poly-5-a在不同比例的CHCl3和DMSO混合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结果表明4-poly-5-a在CHCl3中以无规线团形式存在,当混合溶液中的DMSO比例增加到40-50%时,溶液中的4-poly-5-a转变为螺旋构象的聚合物。分别以左旋、右旋樟脑磺酸和盐酸为掺杂剂,以不同侧基的苯胺衍生物为反应单体,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侧基的掺杂态聚苯胺衍生物,并且通过氨水脱掺杂得到了带有对应侧基的EB态聚苯胺衍生物。通过GPC和IR测试,研究了处于不同取代位置的推电子侧基、吸电子侧基对上述聚苯胺衍生物分子量及分子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产生相应影响的原因。通过UV-Vis和CD测试,研究了手性樟脑磺酸诱导合成的不同侧基的聚苯胺衍生物的手性构象,实验结果表明推电子侧基邻位取代的聚苯胺衍生物和吸电子侧基间位取代的聚苯胺衍生物可以被手性分子诱导,形成单一方向螺旋过量的复合物。本文中合成的三类聚合物,其主体都带有功能性基团,为进一步研究螺旋结构对于此类材料的各种功能的影响打下了一定的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