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层次,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族预科教育是保障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平等权利的重要途径,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建设人才、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民族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民族预科教育暴露出很多问题,如质疑民族预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招生政策执行有背初衷、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办学质量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民族不平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十九世纪提出了民族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和教育公平理论。在21世纪的中国,如何运用这些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少数民族的教育平等权利,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预科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从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的产生背景、涵义以及办学意义出发,说明民族预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教育公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与我国民族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三部分梳理了我国建国前后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第四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学理论,总结、归纳了我国民族预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影响和原因。第五部分主要针对新时期我国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如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观为指导,发展和不断完善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最终实现各民族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