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中药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HIV药物一直是国内外新药研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药用植物中个别内生真菌能够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成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菌根研究室从自然界分离出许多特殊来源的真菌,从这些真菌中,我们试图找到具有抗HIV-1作用的药物。首先利用MTT法筛选了来自90种真菌的97种发酵产物提取物,发现1号菌丝体、3号菌丝体、9号菌丝体、23号菌丝体、35号菌丝体、36号菌丝体、43号菌丝体、68号菌丝体、70号菌丝体、93号菌丝体、105号菌丝体及其发酵液的提取物在MT-4/HIV-1SF33培养体系中对细胞显示出保护作用,选择指数>3。在此基础上选择了稳定性最好的1号菌株菌丝体的提取物(编号为M1)作为目标药物进行了深入研究。1号菌株分离自中国四川省药用植物铁皮石斛的根部,经鉴定为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真菌。 M1对MT-4细胞的毒性很低,CC50>1000μg/ml,对P24抗原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31.25μg/ml。用MTT法测得M1对感染MT-4细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08.60μg/ml。M1体外对HIV-1的三种关键酶(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没有抑制作用,也不能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和进入。Time of action实验证明M1的作用部位在病毒进入细胞以后,Time of addition实验显示在细胞感染后12小时加入M1仍然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DNA-PCR实验显示M1可以延缓逆转录晚期产物的出现,检测细胞内病毒含量显示M1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细胞内的HIV-1 RNA含量。M1对HIV-1感染的作用位点是在逆转录后到HIV RNA表达之前,为一类新型的具有调节HIV-1基因表达作用的药物。药物联合实验表明在所测试浓度M1和AZT显示为相加抗HIV-1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