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世界各国都已经融为一体。各个国家之间频繁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政治沟通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达成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外资和对外开放极大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近年来,老挝已经逐步开始对外开放,外资也已经越来越多地向着这个前景光明的区域流动。中国和老挝的历史渊源悠久,中国是老挝矿业投资的重要来源地。为了使老挝矿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来促进经济水平提高,对老挝目前的矿业外商投资模式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借助数据搜集,对中国-老挝以铜矿为首的矿业投资合作动因、概况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并再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众所周知,老挝矿产资源丰厚,巨大的矿产资源潜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资本,不计其数的中国投资者参与了这一投资热潮。与此同时,老挝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稳定、国家制定吸引外资的大量优惠政策等优势都给中老矿业投资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老挝基础设施薄弱、司法体系不完善和政府部门效率低下等弊端的存在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老矿业投资进程。而且在双方投资合作的道路上还有老挝技术需求、中老友好的经济政治关系、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伙伴关系等许多潜在的机会和中老两国在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非传统安全问题、第三国的同行激烈竞争、部分法律法规不符实际和实施力度差等挑战难以避免。因此,制定出符合两国国情和现实的对策尤为重要。通过对中老两国的自然、人文、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深入的了解与分析,本文制定出改善老挝国内基础设施;健全老挝司法体系、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利用两国优惠政策;构建有效的投资方案,保证资金充足;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加强友好合作,推进多方合作;加强社会责任感等有助于促进两国矿业投资合作的措施,希望可以对现实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