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的变构及其单体的功能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ori147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P)作为炎症标示因子应用于临床检测,用来表征急性炎症。近期研究表明,CRP在与漫性炎症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预报因子而且直接参与了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然而,CRP参与病理过程的机制并未明确,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除了研究方法的原因外,CRP存在不同的天然异构体形式(五聚体pCRP和单体mCRP)可以更为合理的解释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争议。五聚体pCRP具有蛋白“库”的作用,而局部病变区中可能由pCRP变构而来的mCRP则是蛋白的功能态。但是,对于mCRP产生及功能发挥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流式检测证明pCRP能够与单核细胞结合及内化,且结合方式可能为受体介导。电泳、荧光及酶联吸附则证明pCRP在适度低pH及活性氧自由基(常出现在炎性病变区)的诱导下能够很快完成五聚体到单体的变构。我们进一步确定了Cu2+-H2O2系统在自由基诱导变构方面存在结合诱导的特异性,而体内大量存在的铜蓝蛋白则可作为此过程的金属离子供体。综上可提出一个CRP的变构模型,即炎性期血浆中CRP的飙升便利了其与单核细胞的结合,而单核细胞从血液向炎性区的迁移将CRP携带到炎症位点,局部特殊的酸性环境及自由基的大量存在促进了CRP的变构。这对体内CRP的大范围飙升如何精细调控局部病变区的细胞应答及病理过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另外,我们发现无论在固相或液相体系中,CRP都主要以单体形式与纤粘连蛋白(FN)结合,间接证明了CRP是以单体形式参与CVD早期阶段的损伤修复。多肽竞争实验基本确定了mCRP与FN结合的位点为胆固醇结合位点aa35-47,且这种结合能够促进单核细胞在FN上的粘附,说明mCRP在病变早期具有促炎效果。除此之外,我们用小鼠和兔子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mCRP(特别是还原态mCRP)在诱导表达白介素方面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效应。可以认为CRP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于五聚体结构的解聚,形成的mCRP通过巯基这个“功能开关”发挥更高效的促炎效应。
其他文献
伴随感染、创伤、烧伤或各种炎症,人血液中C-反应蛋白含量迅速显著地增加。本文为分离纯化C-反应蛋白介绍了一种新的方法,报告了对火箭电泳法所做的一些改进,已用于临床。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无论是农民想要创办或者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国家想要鼓励、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准确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和外延,农民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目的]探讨磁县食管癌高发区居民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整理磁县2005~2009年40~69岁高危人群的内镜筛查资料,按性别,年龄统计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