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障碍药、针治疗的Meta分析及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gc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进行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的Meta分析,从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两种TD治疗方案。2.观察并对比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疗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两部分。Meta分析部分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查找中药治疗以及中药联合针灸治疗TD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表的中药联合针灸与单纯中药治疗抽动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由两位研究员进行文献筛选,应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临床研究部分为静心止动方联合揿针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对象为韩斐主任门诊TD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对照方式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TD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治疗疗程为12周。严重程度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后YGTSS评分并以减分率评价疗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尿常规以保证试验安全性。试验数据分析使用SPSS 26.0系统,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不满足正态分布的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对于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则使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若数据满足正态分布,对于计量资料组内比较时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数据不满足正态分布,对于计量资料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则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于等级资料则采用秩和检验。若无特殊说明均采取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P值≦0.05可被认为所作检验的差异有统计意义。纳入病例后,由专业医师评定YGTSS量表,仔细填写病例报告表,做好文件存档工作,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原始数据具有可追溯性及保密性。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病情及有无不良事件发声,提高受试者的配合度。熟练掌握Excel、SPSS等软件处理数据,选择正确统计学方法。结果:Meta 分析部分:最终纳入8篇文献,473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有238名受试者接受了针刺结合药物治疗,235名受试者接受了单纯中药治疗,男性共325人,女性共128人。本次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 RR=1.13,95%CI[0.99,1.30],P=0.07>0.05,提示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在纳入研究之中提及YGTSS评分、不良反应、远期疗效等指标文献数量过少,无法进行系统分析。临床研究部分:1.纳入研究一般情况研究共纳入70例TD患儿,其中揿针+静心止动方组35例,静心止动方组35例。随访期脱落3例(揿针+静心止动方组1例,静心止动方组2例)。最终纳入揿针+静心止动方组34例,静心止动方组33例患儿;其中揿针+静心止动方组男童28例,女童6例,静心止动方组男童27例,女童6例,两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年龄来看,揿针+静心止动方组年龄中位数为8.00岁,静心止动方组年龄中位数为8.33岁,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显示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揿针+静心止动方组和静心止动方组在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847>0.05),其中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组轻度患儿2例,中度患儿23例,重度患儿9例,单纯静心止动方组轻度患儿2例,中度患儿23例,重度患儿8例;两组之间除运动性抽动复杂性得分两组存在差异(P=0.01<0.05)以外,两组基线期在其他各项YGTSS各项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在临床疗效方面根据YGTSS量表减分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显示揿针+静心止动方组5人(14.71%)取得临床控制,12人(35.29%)显效,14人(41.18%)有效,3人(8.82%)无效,总有效人数31人,总有效率93.94%;静心止动方组3人(9.09%)取得临床控制,4人(12.12%)显效,20人(60.61%)有效,6人(18.18%)无效,总有效人数27人,总有效率81.82%。与静心止动方组相比,揿针+静心止动方组的受试者临床控制和显效的比例较高,无效患者相对较少,有效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25,<0.05)。3.在病情严重程度方面两组在治疗后,揿针+静心止动方组和静心止动方组的疾病严重情况均有所缓解,轻度人数上升,中重度人数明显下降,其中揿针+静心止动方组轻度25人,中度8人,重度1人,单纯静心止动方组轻度23人,中度9人,重度1人,但不同组间病情严重程度缓解情况未见明显差异。4.在YGTSS评分方面两组YGTSS评分的运动性抽动总得分和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得分,发声性抽动总得分和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得分以及总的严重程度得分均下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GTSS评分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两组在治疗后运动性抽动总得分和运动性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得分,以及发声性抽动总得分和发声性抽动次数、频率、强度、复杂性、干扰得分,还有抽动总严重程度方面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在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两组患儿肝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未诉其他不良反应事件。结论:Meta 分析部分:根据目前有限证据表明,中药联合针灸疗法与单纯中药疗法治疗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但可能因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存在发表、信息等偏倚的可能,本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临床研究部分:1.静心止动方联合揿针或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TD均能明显降低抽动障碍患儿的YGTSS评分,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从而能够验证导师“从心论治”抽动障碍的正确性,两种治疗方案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2.与单纯静心止动方治疗相比,揿针联合静心止动方治疗可以提高抽动障碍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经过相同疗程治疗后无效者数量明显更低,临床控制和显效的比例更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中或可以更倾向于联合疗法;3.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儿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尿常规未出现异常,故可说明中药或揿针联合中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安全性均较好,二者均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近年来知识付费话题的热度持续升高,知识付费平台上在线知识付费产品数量呈现井喷式上涨。但这个新兴的行业现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品定位不明确、营销策略较单一、用户的满意度波动较大等。本文基于以上问题,通过对知识付费平台营销现状不足的剖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营销策略。
学位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于2020年12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癌症新发1929万例,死亡996万例。高居癌症死亡人数榜榜首的仍旧是死亡人数高达180万的肺癌。在中国,2020年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是457万和300万,其中肺癌的新发和死亡人数分别占比17.9%和
学位
心脏神经症(cardiac neurosis,CN)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常有心悸、胸闷、疲乏、失眠、气短等表现,却无器质性病变证据。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指标,导致临床诊治困难,不仅使患者产生极大心理负担,亦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本病常发病于女性人群[1],以脑力劳动者为多[2]。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压力的增大,CN的发病率亦呈逐年攀升的趋势。现代医学目前尚无有效且持久的治疗方案,多采用镇静剂,
目的:观察中药单体青蒿琥酯(artesunate,ART)对BN大鼠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干预作用,以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 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相对分子表达量的影响,初步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以来,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者广泛认为COVID-19是由于感受“疫疠”之邪而导致的一种流行性的急性外感热病,属于“瘟疫”的范畴。在COVID-19最为严重的危重期中,患者往往迅速出现高热惊厥、脓毒症休克等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如何对危重期的急性病症进行高效的辨治是外感热病中病情转归的关键,也是治疗中的难点。痉厥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中医急症之
研究目的回顾性观察益气温阳法指导下,针药结合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系列案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筛查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导师门诊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纳入符合标准的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30例;纳入患者共观察9个月,一共5个时点,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基线资料统计,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
研究背景糖尿病无论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中国的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一。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型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为社会、经济、个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提示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是导致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维生素D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善2型糖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