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水苏糖作为体内同化物的主要运输形式,但其果实中却只含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可溶性糖。经韧皮部远距离运输而来的水苏糖到达库器官后,如何卸载并转化为蔗糖这一生理学过程一直不明。在亚细胞水平研究水苏糖分解为蔗糖过程中的关键酶—α-半乳糖苷酶(EC 3.2.1.22)的空间表达模式可为阐明该问题提供重要线索。为此,本实验构建了由CaMV 35S启动子调控的、2种黄瓜α-半乳糖苷酶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融合表达载体。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以质粒pCambia 1303为模板扩增了CaMV 35S启动子序列;以质粒pEGFP-N1为模板扩增了EGFP编码序列;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PCR, RT-PCR)技术,以黄瓜总RNA为模板扩增了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Ⅰ或碱性α-半乳糖苷酶Ⅰ编码序列。将上述三个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Cambia 1381*c的多克隆位点,分别构建了EGFP位于目的基因C端的2个α-半乳糖苷酶基因-EGFP融合表达载体。基因枪法将上述经测序验证的2个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洋葱表皮和黄瓜愈伤组织细胞,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黄瓜酸性α-半乳糖苷酶Ⅰ在包括液泡在内的整个细胞中均有表达,而黄瓜碱性α-半乳糖苷酶Ⅰ在细胞核和细胞周边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