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至2009年出现的环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冲击,在其过去十年后,总体上,全球经济长期疲软无力,经济复苏力度逐年降低。其中传统西方发达国家未能发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但仍有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保持了较高的增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当下,各个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而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的浮动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构成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找出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选取了 1989年至2018年金砖国家、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各经济组织的主要国家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共计32个国家的经济数据,涉及到国内总储蓄、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和深入挖掘,采用文献分析法、描述性统计和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了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指标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对各经济指标进行定义并对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然后通过地区横向对比和时间纵向对比,对不同经济体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储蓄率、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资本形成总额等角度,以文字、折线图、饼图和表格的形式进行描述性统计;实证方面利用Panel-VAR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对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综合使用,进行实证结果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涵盖的经济体范围广、选择的指标体系明确:将“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国内总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三个指标都纳入投资指标中;以描述性统计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对本文所有经济体进行实证分析的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整体结果掩盖个体样本的情况,也对不同的经济组织进行分组考察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其经济结构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传统西方发达国家易于被全球经济波动影响,而新兴国家的经济所受冲击相对较小,经济发展较为稳健;(2)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指标都与国内生产总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国内总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和国内生产总值互为因果关系;(3)在所有研究指标中,只有国内总储蓄的正向变动始终对经济增长提供正方向的积极助力,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形成总额分别对不同的经济组织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向,这体现了不同经济体的差异性;(4)就贡献程度而言,在金砖国家,国内总储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大,为拉动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由于自身GDP体量优势以及低储蓄的传统,该群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主要来自GDP的自身历史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