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清腮腺炎、水痘病毒抗体IgG的检测及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shen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都是经空气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这两种病毒流行广泛、传染性强,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主要的发病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目前发现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型比较单一,人类是这两种病毒的唯一宿主,所以人群普遍易感染,在未免疫的情况下几乎每个人都感染过腮腺炎病毒和水痘病毒,由于这两种病毒感染后儿童的临床表现较轻微,且为自限性疾病,常被人们所忽视。虽然现在疫苗在我们国家已使用,但疫苗的覆盖率、免疫力水平还没有达到有效阻止这两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这两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爆发流行病例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对这两种传染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两种病毒感染发病群体的年龄有向后发展的趋势,成年人感染这两种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将对育龄期女性产生直接危害。本研究的目的:检测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的腮腺炎和水痘的抗体水平,评估育龄期女性对腮腺炎和水痘的易感性,进一步了解这两种病毒感染对孕妇所产生的危险性,为提出育龄期女性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实验方法:1.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01月期间,采取随机选则的方法,收集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8-45岁孕妇血清122份。各抽取孕妇静脉血2ml,将抽取的122份血离心,取出的血清存放于-20℃冰箱内,待测腮腺炎和水痘的IgG抗体浓度的水平。2.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分别检测腮腺炎和水痘的抗体水平,应用Excel工作表进行实验结果的数据录入,然后使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通过检测住院的育龄期妇女腮腺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0.33%;26~29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最高,22~25岁腮腺炎抗体阳性率最低。水痘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8.52%。26~29岁水痘抗体最高,大于34岁水痘抗体水平最低。经统计学结果分析,提示不同年龄组孕妇腮腺炎和水痘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不考虑个别孕妇为外省户籍,其城镇和乡村的孕妇腮腺炎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4.62%和72.73%,统计学分析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考虑城乡因素,本省和外省孕妇腮腺炎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0.70%和75.00%,统计学分析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意义;不考虑个别孕妇为外省户籍,其城镇和乡村的孕妇水痘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7.18%和90.91%,统计学分析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考虑城乡因素,本省和外省孕妇水痘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9.47%和75.00%,统计学分析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意义。③孕妇血清腮腺炎、水痘抗体阳性率与妊娠次数、妊娠期相关并发症尚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所合成的双疏性苯乙烯/丙烯酸甲酯(St/MA)梯度共聚物(P(St58-grad-MA42))进行水解,得到具有不同MA和丙烯酸(AA)组分含量的P(St58-grad-(MAx-AAy)42)共聚物,借助FTIR及1
人脸识别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基本技术之一,许多研究项目和商业产品已经将人脸识别投入使用。深度学习作为机器学习的一个新兴领域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由于深度学习具有更好的表达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智慧城市的内涵、信息类型和信息环境特征以及国内外个人信息安全立法现状,总结出从信息产生、传
彩票作为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特殊产品,由民众参与其中,产生出来的公益金也被用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因此民众有权力监督彩票的发行和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流程和程序。提高公益金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新型评价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真实评价,学术界还未予以充分具体的探索,更远未达成共识。本文在评述有关真实评价的研究文献基础上,讨
目前,在各行各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对标管理。电解铝行业也在近几年在有色行业协会的推动下开展对标管理。对标的目的是寻找本单位在生产管理水平上与先进企业的差距,并积极分
为提高卷接机组烟支交接的稳定性,基于PROTOS2-2超高速卷接机组蜘蛛手—接烟轮交接系统运动原理,建立了交接系统解析计算模型,并采用虚拟样机运动仿真技术建立数值模型,输出
目的: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手术期间对IMA、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6例,年龄60—75岁,体重48—82kg,ASA分级Ⅱ级到III级,NYHA分级Ⅱ或III级,用数字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从自然陈化的白肋烟烟叶中分离出1株能够产生特殊酸香香韵的菌株(CB-2)。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试验,并用该菌株液体发酵咖啡,用得到的烟用香料进行
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增强,跨国消费现象日益普及,相关的纠纷也频频发生,加之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弱者地位更加明显,公平保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