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重质油脱金属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7047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质油因其高粘度、高残碳、高氮、富含杂原子等特征使得重油运输和加工变得极其困难。尤其是富含的金属Ni和V对后续催化裂化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本论文将超临界流体引入重质油热裂化,研究了重质油重组分的结构和反应体系的相态对其脱金属行为的影响。首先对比了氮气和超临界水热裂化脱金属行为,确认了超临界水介入对重质油热裂化的加速作用。然后在典型的超临界水环境下对两种重质油进行脱金属处理,并采用XRD、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等表征手段对原料和产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青岛减渣中具有更大簇团结构和芳香性的沥青质呈现优先缩合特性,并且金属Ni和V更集中在沥青质中。最终导致在相同金属脱除率下,青岛减渣比塔河常渣具有更大的液收。接着对比了相同条件下超临界水和超临界苯体系脱金属的行为差异,重质油在两种流体中分别呈现拟均相和均相结构。并且在超临界苯中脱烷基和缩合加速更明显。在超临界苯中前期的裂化作用使金属化合物均匀的分散于整个反应体系,而并非像超临界水体系一样富集在沥青质自组装体等重组分中。在苯体系即使出焦量达到30%以上时,其金属脱除率只能达到约50%。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对比了不同吸附剂在苯体系中吸附脱金属性能。相比于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MCM-41分子筛,平均孔径与沥青质簇团大小相近的改性高岭土在吸附脱金属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加的污染性有毒气体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响应的便携性分析工具来评估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环境和人类健
在工程实际中,土体的力学特性与其所处应力状态有关。受应力历史以及后期加载路径的影响,土体的应力状态比较复杂。因此,考虑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的影响,研究土体的物理力学特
水滑石独特的层状结构由层板与层间阴离子撑柱构成,可以通过改变层间阴离子制作不同阴离子插层的材料,也可以改变层板的金属阳离子组成和比例制作一些特异的类水滑石材料。将
近日,依赖于人们对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NFAs)的设计与合成,基于这类分子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的光电转化效率(PCE)增势迅猛。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2020年1月由丁黎明课题组在《科学
深部矩形煤巷具有埋深大、应力集中程度高、围岩稳定性差的特点,其支护控制难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以万福煤矿1305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工程地质条件,采用现场勘测
钢管约束型钢混凝土柱是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主要形式之一,钢管不直接承担竖向荷载,主要对混凝土起环向约束作用。型钢在混凝土约束下,避免腹板和翼缘失稳;型钢承受剪力,防止
石墨烯,作为首次发现的二维纳米材料,从2004年发现以来获得人们持续地关注和研究。由于在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方面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使其在材料学、微纳加工、电子器
建筑是人类生存的本体,火灾是人类生活中主要的事故之一,建筑火灾是对建筑环境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之一,每年因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严重。正因如此,如何构建一套安全有效的建筑火灾监测系统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建筑火灾监测系统的探测部分大都采用有线布线方式,而随着建筑体的规模和结构复杂度的逐年增加,布线难度与日俱增,且因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而经常出现漏报误报的情况,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建筑物的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极大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成就的取得是我国政府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相应调整对外开放政策的结果。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明显变化。中国对
为解决钻井液用沥青类页岩抑制剂胶质含量高、乳化稳定性差、环境污染、分散性差和封堵抑制性不强等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浅色沥青页岩抑制剂。首先,以两种石油树脂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