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系统,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与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已日益被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重视。 我国物流业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逐步形成了由运输向物流理念的转变。宁波市作为长三角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国民经济发展迅速,加上拥有国家确定重点开发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宁波港,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难得的条件。为规范宁波市物流产业,促进现代物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宁波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正式出台《宁波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宁波力争通过10至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物流枢纽和浙江省的重要综合物流中心。 宁波市已经把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作为宁波市未来物流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应该认识到,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都不同,在发展物流时就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宁波市要根据自己的城市特色,发展一条适合自己城市的物流道路,为今后宁波市经济在高起点上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如何将宁波市建设为“长三角国际物流枢纽”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对一些研究宁波市物流产业的文献进行了综述;进而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线路;最后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介绍了物流的概念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含义和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特点与建设的基本条件:优越的经济地理环境、良好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先进的信息系统、足够的物流人才;最后概括了宁波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影响宁波市今后物流需求的因素,并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运用数学模型,对宁波市未来十年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预计到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部门对物流的总体需求价值量将达到127.47亿元,2015年达到313.33亿元;到2010年全市货运量将达到23055.40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1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