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型红肉苹果“R6型白肉”遗传变异机制初探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泽是苹果的重要经济性状。花色苷是苹果红色的主要呈现物质,也是决定其红肉性状的核心代谢产物。红肉苹果因其果肉颜色鲜艳,且富含花色苷等抗氧化物质而更受消费者青睐。因此,挖掘红肉苹果红肉及“白肉”遗传变异性状的发生机制,将为红肉苹果的遗传改良奠定理论与应用基础。本研究发现,I型红肉苹果’红勋1号’(RIR6)实生后代中除“红叶红肉”和“绿叶白肉”正常株系外,还存在4个“红叶白肉”遗传变异株系。这些株系的叶片虽为红色,但果肉却为白色。为探明“红叶白肉”遗传变异机理,本研究以’红勋1号’及子代为试验材料,开展“红叶白肉”性状表型鉴定、MYB10基因座等位变异检测、果肉发育过程果实颜色和酚类物质含量调查、花色苷相关基因表达和关键酶活变化趋势等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4个白肉株系完全展开期花瓣和叶片均为红色,与红肉株系一样含有较高含量花色苷,而其成熟期果肉花色苷含量较低(小于5 mg/kg)。此外,白肉株系MYB10结构完整,编码序列与母本一致,与目前报道苹果MYB10同源性较高,为典型R2R3MYB转录因子。此外,MYB10启动子RIR6等位位点鉴定表明,4个白肉株系MYB10启动子均为R1R6型,且R6区域无SNP位点。2.果肉发育过程中,红肉和白肉株系在花后25天花色苷含量较高(大于150 mg/kg)均为红肉,在花后50天花色苷含量减低,红色褪去表现为“白肉”。在花后75天,红肉株系果肉花色苷含量迅速上调再次表现为红肉,而白肉株系花色苷含量至果实成熟期(花后150天)始终维持较低水平而表现为“白肉”。其他酚类物质,如绿原酸、槲皮素类衍生物等均未表现出白肉和红肉株系间共有的差异规律。3.白肉株系花色苷合成结构基因和转运基因,MdCHS、MdCHI、MdDFR、MdANS、MdUFGT1、MdUFGT2和MdGST4表达均在花后75天和100天显著低于红肉株系。此外,白肉株系DFR和UFGT酶活性在果肉发育大部分时期显著低于红肉株系。白肉株系MdMYB10表达仅在花后100天显著低于红肉株系,而其他MYB-bHLH-WD40转录复合体基因,如MdbHLH3、MdbHLH33和MdWD40表达在白肉和红肉株系间无显著性差异。负调控苹果花色苷合成基因表达结果表明,白肉株系MdIAA1表达在花后75天、100天、125天和150天显著高于红肉株系,该时期与红肉和白肉株系果肉花色苷含量存在差异时期完全吻合。而MdMYB111和MdCOP1表达仅在花后75天、150天和75天、100天在白肉株系种高于红肉株系。总之,本研究表明,“R6型白肉”遗传变异表现出时空特异性:遗传变异株系的花及幼叶均能正常积累花色苷,而其果肉在发育早期为红肉,中后期才表现为“白肉”。此外,“R6型白肉”遗传变异株系的花色苷合成及转运基因表达受到抑制,这可能与这些株系中较高的MdMYB111、MdCOP1和MdIAA1转录本丰度相关。
其他文献
在现今建筑建设当中,深基坑向着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对于施工技术的选择应用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文中,将就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α-半乳糖苷酶在高等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目前关于植物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水平远滞后于蔗糖代谢相关酶,克隆该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可为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
甜瓜(Cucumis melo L.)是世界上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香气作为甜瓜品质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挥发性酯类物质是构成成熟甜瓜特征香气最重要的成分之
国家的进步使得建筑行业的进展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施工材料、施工工艺都在持续更新中,钢结构在建筑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也愈来愈普遍.当前,我国钢结构生产厂家的数量并不是很
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合理应用工程管理,能够促使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进度、安全等得到保证,为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土木工程、公路建设方面,详
种子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指标,是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标准,纯度不高的种子用于生产不但不能增产,反而会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Cucurbita